废旧沥青再生后其胶体状态的评价
【摘要】:采用针入度指数法与胶体不稳定指数法从不同角度评价用溶剂抽提法由废旧沥青混合料回收的 5种沥青再生后的胶体状态 ,同时考察了它们的感温性能与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 :沈大、沈铁再生后的沥青属于溶胶 凝胶型沥青 ;北环、沈本、沈本全层 3种沥青再生后属于纯粘性的溶胶型沥青。这 5种再生沥青胶体稳定顺序为 :沈铁 沈大 北环 沈本全层 沈本。
|
|
|
|
1 |
原健安;复合改性对沥青性质的影响[J];石油沥青;1998年01期 |
2 |
侯德榜;;关於沥青有毒无毒问题[J];化学通报;1953年09期 |
3 |
秦匡宗;用~1H核磁共振波谱法对芳基石油沥青的分子结构及其性质的研究——芳基石油沥青研究第二报[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3期 |
4 |
原健安,张登良;国产沥青的DSC分析[J];石油沥青;1994年02期 |
5 |
刘忠信;超声波技术用于测量沥青和石料的粘结性能[J];石油沥青;1994年02期 |
6 |
李新安,林德莲;国产道路沥青的~(13)C-NMR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
7 |
Jon A.Epps
,张伟
,钱声丽;石灰在热拌合沥青中的设计与应用[J];水泥工程;1995年01期 |
8 |
宁爱民,冯敏哿;主要进口原油制取高等级道路沥青的研究开发[J];石油沥青;1997年02期 |
9 |
郭全贵;沥青粘接剂的性质[J];新型炭材料;1997年02期 |
10 |
张德义;调整结构改进质量 努力扩大我国沥青产品的市场占有率[J];炼油设计;1998年04期 |
11 |
周峰,王建兵;油脚制沥青法[J];农村新技术;1998年08期 |
12 |
刘文均,郑荣才,李元林,高玲;花垣铅锌矿床中沥青的初步研究——MVT铅锌矿床有机地化研究(Ⅰ)[J];沉积学报;1999年01期 |
13 |
李法森;公路减噪沥青[J];河南科技;2000年08期 |
14 |
施小芳,林青;不同沥青粘附特征及其稳定度行为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15 |
陈富强,丁泉;国内沥青软包装袋市场预测[J];化工技术经济;2001年04期 |
16 |
季学兵,倪超;沥青管道冲洗油的优选[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1年06期 |
17 |
吉永海,郭淑华,李锐;SBS改性沥青的相容性和稳定性机理[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2年03期 |
18 |
张书红,王子军,李锐;国产重交通道路沥青抗老化性能研究[J];石油沥青;2003年02期 |
19 |
傅丽,徐黎明;两种流变仪在沥青性能评价方面的应用[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
20 |
郭明海;粘度/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沥青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