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准噶尔盆地乌夏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其油气成藏意义

白振华  孙培元  孙宝才  
【摘要】:通过对乌夏断裂带构造特征深入研究,认为其主控因素主要包括基底特征、构造动力学背景、调节构造、构造变形期次和构造叠加等。乌夏断裂带油气勘探表明,构造特征对其油气成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构造活动不但控制了油气藏的生、储、盖层发育,而且决定了不同构造区带内的油气富集程度和油气藏类型;同时,不同构造区带的构造活动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油气成藏时间及成藏期次,导致了最终的油气藏分布差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超;宫清顺;孟祥超;金科年;;地震属性分析在扇体识别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9期
2 康志宏;;准噶尔盆地古生代沉积演化特征[J];地质力学学报;2011年02期
3 林璐;何光玉;张洪安;云露;余腾孝;朱永辉;王离迟;姚泽伟;董传万;竺国强;;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中侏罗世逆冲构造变形及其地质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年04期
4 刘传虎;;地质新认识带来油气勘探新突破——以准噶尔盆地中国石化区块勘探为例[J];中国石油勘探;2011年04期
5 王理瑞;赵国春;王国先;吴承美;;用R/S分析技术预测火烧山油田H2层油藏裂缝[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4期
6 张家锋;高炎;赵逸清;张海涛;黄波;;准噶尔盆地吉7井区梧桐沟组二段储层特征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7 刘巍;陈杰;万策;吴孔友;;准噶尔盆地重32井区齐古组油藏主控因素[J];科技导报;2011年18期
8 王威;陈维权;庞树伟;韦雨;寇子健;李臻;;准噶尔盆地石南31井区清水河组油气水层分布规律[J];新疆地质;2011年02期
9 杨勇;陈世悦;王桂萍;孟宪波;;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古近系沉积相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年03期
10 刘洪军;张枝焕;秦黎明;朱雷;席伟军;;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带轻质油成藏机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1 王学忠;;依实际案例看胜利西部探区勘探开发前景[J];石油科技论坛;2011年04期
12 索孝东;张生;陈德炙;;用重磁电异常信息模式识别石炭系火山岩岩性——以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为例[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3期
13 毕研斌;高山林;朱允辉;庞雯;杨秋来;陈继华;;准噶尔盆地莫西庄油田成藏模式[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3期
14 姜金夺;;初探准噶尔盆地的形成[J];新疆有色金属;2011年03期
15 李政;张林晔;沈忠民;郭春清;;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轻质油母源及充注方向[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4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杨;刘艳;张璞;;准噶尔盆地积雪储量的遥感反演及特征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冰冻圈与极地气象学[C];2011年
2 于瑞德;陆亦农;;准噶尔盆地西南缘荒漠生态林退化主要影响因素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3 曹海防;;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油气成藏控制因素[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冯强强;吴庆举;李永华;;新疆地区S波分裂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豪;王媛;王英民;;浅析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层在层序地层中的意义[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6 吴晓智;张义杰;何正怀;陈江新;;准噶尔盆地的地质结构、演化及构造单元划分[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王媛;王英民;刘豪;;准噶尔盆地玛6井区侏罗系三工河组S_2~2砂层地震相分析[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8 蒋宜勤;;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低渗透油气储层特征及成因探讨[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李胜祥;陈戴生;颜启明;鲁克改;;准噶尔盆地铀矿化特征及其找矿前景[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10 黄汲清;;回忆小可[A];地质学史论丛(3)[C];199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伟华;准噶尔盆地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地质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崔殿;准噶尔盆地克夏断裂带成岩作用对断层输导性能的影响[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3 吕锡敏;岩性油气藏勘探理论和方法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冀登武;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与成岩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冯建伟;准噶尔盆地乌夏断裂带构造演化及控油作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6 石新朴;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二叠系梧桐沟组层序地层与岩性油气藏勘探[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陈杰;准噶尔盆地克夏断裂带成岩作用对不整合输导性能的影响[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吴小奇;新疆北部卡拉麦里缝合带后碰撞构造岩浆作用及其对火山岩油气成藏的制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张绍臣;海拉尔盆地构造特征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10 王可新;低煤级储层三相态含气量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良秀;准噶尔盆地钻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0年
2 林璐;准噶尔盆地东北缘青格里底斜坡中生代构造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袁航;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前陆冲断带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李振华;准噶尔盆地北部燕山期构造事件及其古地温特征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5 胡鹏;准噶尔盆地滴西地区火山岩储层预测[D];西北大学;2011年
6 邓丽君;准噶尔盆地南部侏罗纪—白垩纪介形类生物地层及界线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7 岳静;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凹陷上石炭统沉积相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谢伟;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典型地层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机理数值模拟[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胡敏;环准噶尔盆地旅游线路开发构想[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10 姚红;胡卢巴属四种短命植物的生殖生态学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瑟;准噶尔盆地发现的鸟类脚印是啥模样[N];光明日报;2011年
2 记者张迎春 实习记者张耀琳;委员、专家关注准噶尔盆地生态环境[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0年
3 陶拴科;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处在青壮年期[N];中国矿业报;2010年
4 王侠 宋鹏;加快准噶尔盆地勘探是西部上产关键[N];中国矿业报;2004年
5 邹水平 程泽;准噶尔盆地勘探梅开二度[N];中国石化报;2003年
6 记者 赵春晖 王少杰;准噶尔盆地年产原油将突破千万吨[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7 记者 刘枫;从准噶尔盆地成北疆最大民用气源[N];新疆日报(汉);2010年
8 孙克;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又见亮点[N];中国石化报;2003年
9 通讯员 薛新民 特约记者 郭俞杉;准噶尔盆地勘探充满生机[N];中国石油报;2002年
10 ;老树新枝——准噶尔盆地的新发现[N];中国石油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