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MgCl_2-SiO_2复合载体型Ziegler-Natta乙烯聚合催化剂

任合刚  张瑞  白鹏  曲佳燕  刘宾元  王延吉  
【摘要】:采用相同的制备工艺,制备了4种不同SiO2加入量的MgCl2-SiO2复合载体型Ziegler-Natta催化剂,考察了SiO2加入量对催化剂的形态、结构及其催化乙烯聚合性能的影响;并用BET,SEM,XRD等方法对催化剂的形态和物性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加入SiO2可以改善催化剂的颗粒形态和均匀程度;随SiO2加入量的增加,催化剂活性降低,聚乙烯的堆密度和熔体流动指数呈先增大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当m(SiO2)∶m(MgCl2)=5.0时,催化剂的形态和性能较好,聚乙烯的堆密度为0.35g/cm3,熔体流动指数(10min)为0.12g,粒径为75~750μm的颗粒的质量分数为98.67%。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玉;张学全;董为民;;有机-无机复合载体茂锆催化剂的制备及乙烯聚合[J];高分子学报;2006年06期
2 汪洁;;Ziegler-Natta烯烃聚合催化剂进展[J];石化技术;2007年03期
3 央宗;;Ziegler-Natta钛系催化剂的改进研究[J];西藏科技;2008年03期
4 宁英男;丁万友;殷喜丰;李小辉;薛秋梅;姜涛;;Unipol工艺聚乙烯Ziegler-Natta催化剂研究及应用进展[J];化工进展;2010年04期
5 于鹏;荣峻峰;林伟国;周旭华;毛国芳;张巍;;由新型含镁载体制备的乙烯聚合催化剂[J];石油化工;2007年08期
6 王临才;秦一秀;吴向阳;唐毅平;闫子程;;新型双核α-苊二亚胺镍催化剂合成及其催化乙烯聚合[J];广州化工;2010年08期
7 杜丽君;蒋斌波;王靖岱;阳永荣;廖祖维;吴文清;;无机/有机复合载体SiO_2/MgCl_2·xBu(OH)_2/PSA负载TiCl_4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乙烯聚合行为[J];化工学报;2010年12期
8 海;;一种新型氢键[J];化学通报;1985年03期
9 郭子方;;乙烯淤浆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09年04期
10 范志强,封麟先,杨士林;异相Ziegler-Natta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多分散性(Ⅱ)——4种活性中心的聚合动力学参数[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剑峰;王立;赵振荣;朱瑞芬;;MgCl_2/SiO_2负载的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的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2005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商涛;张晓帆;胡友良;;新型酚酮胺锆配合物的乙烯聚合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马利福;孔媛;义建军;汪红丽;豆秀丽;黄启谷;杨万泰;;多齿杂环苯亚酰胺基桥联咪唑类配体过渡金属化合物催化乙烯聚合的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4 徐人威;刘东兵;王世波;毛炳权;;球形氯化镁负载非茂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徐人威;刘东兵;王世波;毛炳权;;球形氯化镁负载Ni系催化剂乙烯聚合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2005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许鑫;仵春祺;;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聚乙烯树脂中残余的钛含量[A];全国第六届X射线荧光光谱学术报告会与X射线光谱分析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曹胜先;;无卤阻燃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刘枫;王艳辉;薛英楠;马丽;唐涛;;星形支化聚乙烯模型聚合物的合成[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9 乔映宾;;气相聚乙烯催化剂进展[A];中国化工学会2003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陈东;张文平;张丽国;姜明;王展望;;BCH催化剂在Hoechst工艺上的中试研究[A];石油化工应用技术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希杰;双亚甲基芳香桥双核茂金属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乙烯聚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孙天旭;异双核钴镍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乙烯聚合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义建军;几类半茂钛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乙烯聚合研究[D];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2001年
4 蒋学;掺杂载体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制备及聚丙烯分子量分布调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孙明泰;烷基铝活化单茂铬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利东;助催化剂对铁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的影响及具有宽峰/双峰分子量分布的聚乙烯的制备[D];浙江大学;2005年
7 程正载;桥连茂金属和FI型钛化合物催化烯烃聚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聂玉静;钛锆双核茂金属和非茂钛金属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乙烯及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D];浙江大学;2007年
9 姚培洪;硅胶及其负载茂金属催化剂的乙烯聚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肖孝辉;双核、多核二茂钛的合成及其催化乙烯均相聚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鹏;蒙脱土层状结构对镍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2 林峰;柔性桥联双核钛、锆茂金属化合物的合成及催化乙烯聚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曲家波;新型全密度聚乙烯催化剂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4 吴学华;聚乙烯在超临界水中的降解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王继虎;淀粉与铁盐对聚乙烯降解特性的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6 曾祥斌;聚乙烯膨胀阻燃体系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0年
7 沈航;淤浆聚乙烯生产流程ASPEN建模[D];浙江大学;2006年
8 刘萍;ZF-催化剂的研制及其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合中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00年
9 李洪峰;桥联双核钛茂金属催化乙烯及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贾昧;含不同结晶度聚乙烯标准物质的制备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伶;世界最大聚乙烯厂在伊将建[N];中国石化报;2000年
2 塑业;世界上11种主要的聚乙烯生产技术[N];中国包装报;2010年
3 呼跃军;聚乙烯价格或将高位震荡[N];中国石化报;2010年
4 余双人;全球乙烯将长期短缺[N];中国化工报;2006年
5 塑讯;100%可回收材料制造的绿色聚乙烯[N];中国包装报;2010年
6 布朗;俄聚乙烯市场分析[N];远东经贸导报;2007年
7 刘方斌;聚乙烯:生产增长快 进口将减缓[N];中国化工报;2003年
8 高影;聚乙烯聚丙烯市场喜忧参半[N];今日信息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董科;未来几年将是聚乙烯消费高峰期[N];期货日报;2007年
10 李红珠;聚乙烯市场供需仍将保持快速增长[N];期货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