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高度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关系的研究进展

朱子诚  
【摘要】:临床和实验研究均发现,青光眼患者近视发生率高于非青光眼人群。反之,近视,尤其高度近视(high myopia,HM)人群较其它人群更常伴有青光眼。当HM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并存时,病情变得尤其复杂。两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目前在分子和基因水平的研究重点是:胶原基因学说和升压基因学说。从病理学角度讲,高度近视与青光眼都是胶原病变;此外,二者的小梁网细胞在糖皮质激素诱导下易表达特异性蛋白,这可能与高度近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TIGR(trabecular meshwork induced glucocorticoid response protein)基因突变有关。本文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诊断注意要点等方面对高度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Sugar S ,李志辉 ,胡铮;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十项处理守则[J];国际眼科学纵览;1980年03期
2 Spalton D J ,张晓楼;视乳头旁脉络膜炎合并沙眼衣原抗体滴度升高[J];国际眼科学纵览;1980年03期
3 和再录;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早期诊断的某些进展[J];国际眼科学纵览;1980年04期
4 盛耀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对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敏感反应及其与HLA抗原间的关系[J];国际眼科学纵览;1980年04期
5 经宝隆;用噻吗心安及缩瞳剂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J];国际眼科学纵览;1980年04期
6 吴振中;蒋幼芹;;噻吗心安(Timoptic)对开角型青光眼疗效的初步观察[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0年04期
7 李平余;;组织相容性抗原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没有关联[J];国际眼科纵览;1980年01期
8 李平余;;组织相容性抗原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关系的再评价[J];国际眼科纵览;1980年01期
9 嵇训传;;滤帘切除术及其改良[J];国际眼科纵览;1980年01期
10 杨宝玲;;肾上腺素反应的简化试验[J];国际眼科纵览;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旭;;与眼球钝伤相关的视网膜裂孔的法医学鉴定[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杨增林;张义;吴斌;梁江江;;对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损伤程度评定的探讨[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程瑞萍;秦力维;王怀禄;曹敏丽;张冬梅;郑英;;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度近视眼血流动力学研究[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4 ;青光眼专题[A];中华医学会第九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视觉生理专题[A];中华医学会第九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常宝琴;石一宁;陈建华;郭建强;伊恩晖;;应用多种视觉电生理和视野检查观察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敏感性[A];西部地区眼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郑红;石一宁;陈建华;常宝琴;曹燕;;伴视网膜脱离的高度近视眼M-ERG和传统视觉电生理改变[A];西部地区眼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石一宁;李妮娜;刘耀梅;何婷;曹燕;尚磊;;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术后及对侧眼周边视网膜光敏感度的状态分布初步研究[A];西部地区眼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刘耀梅;石一宁;曹燕;李妮娜;何婷;尚磊;;高度近视眼周边视网膜光敏感度的状态分布初步研究[A];西部地区眼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石一宁;刘耀梅;宋国玲;曹燕;尚磊;;高度近视眼的视网膜脱离预防性激光治疗原则初探[A];西部地区眼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文灿;TGF-β_1介导的MMP-2酶活性调控机制在FDM巩膜重塑中的作用[D];中南大学;2004年
2 刘莛;重庆忠县李氏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3 睢瑞芳;高度近视眼及相关眼遗传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4 宁波;MYOC基因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5 林名育;针灸治疗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视野及临床症状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昕;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患者P-VEP测定对比敏感度的改变[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2 李战梅;重庆地区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亲属和正常人群中TIGR基因突变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3 应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乳头血管的定量分析[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4 孟倩丽;益阴开窍饮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5 李世宏;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遗传学调查与OPTN基因突变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6 胡悦东;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7 朱超;近视眼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及术后对比敏感度和立体视觉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郭慧;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屈光回退的相关因素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9 岑志敏;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与眼血流动力学变化关系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10 高付林;高度近视眼后巩膜葡萄肿眼底形态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福建医科大学附一医院眼科 朱益华;青光眼治疗新进展[N];福建科技报;2002年
2 张磊;剧烈运动的七大弊端[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晓辉;玻璃体混浊可食疗[N];承德日报;2005年
4 黄冈市三医院眼科 朱医生;如何预防近视?[N];黄冈日报;2005年
5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欧柏生;谨防鼻根长“瘤”[N];健康时报;2005年
6 俞颂平;儿童高度近视应及早防治[N];丽水日报;2005年
7 北京武警总医院眼科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陶海;理性看待近视眼激光手术[N];卫生与生活报;2005年
8 顾德宁;视网膜脱落先兆不可忽视[N];新华日报;2005年
9 实习记者 万佳欢;儿童近视是否由基因决定[N];北京科技报;2006年
10 本版编辑 高健生 小蓝;我们可以这样爱护眼睛[N];中国妇女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