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伴生CO_2气的成因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摘要】:以松辽盆地南部油伴生CO2气为研究对象,通过组分分析及碳、氧及氦同位素分析,结合中国已有伴生CO2气的含量及同位素数据,研究油伴生CO2气的成因及其意义。结果表明:中国油伴生气中CO2的含量为0~99.53%,大部分在5%以下;油伴生CO2气的δ13CCO2值为-15.91‰~+6.49‰,集中分布于-13‰~-4‰,以无机成因气为主;松辽盆地南部油伴生CO2气的含量为1.43%~54.22%,δ13CCO2值为-5.32‰~-6.76‰,为幔源-岩浆成因;幔源-岩浆成因油伴生CO2气与气藏中的CO2气成因一致,注入时间一般晚于油气大规模充注时间,CO2充注驱油普遍存在;在幔源-岩浆CO2与油气混合成藏地区(如松辽盆地南部)寻找幔源-岩浆CO2充注驱油成因的次生油气藏将是一个新的勘探思路。
|
|
|
|
1 |
徐水昌,沈平,刘文汇,关平,黄第藩;未熟-低熟油的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判识标志[J];科学通报;2001年10期 |
2 |
赵卓方;;合理应用石油的采收方法略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02期 |
3 |
贾志伟;杨启明;马青;李明;;井口伴生气现场净化工艺方案思考[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8年04期 |
4 |
王谦;温灵祥;刘波;;吐哈油田伴生气变化规律探讨[J];吐哈油气;1999年01期 |
5 |
王晓东;高敬文;吴征;陈玉华;唐喜鸣;胡仁权;;吐哈油田伴生气变化规律探讨[J];吐哈油气;2004年03期 |
6 |
王连生,郭占谦,马志红,迟东辉,王璞珺,王树学;大庆长垣伴生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及原因[J];新疆石油地质;2005年06期 |
7 |
曲希玉;刘立;高玉巧;刘娜;李福来;刘红艳;;中国东北地区幔源-岩浆CO_2赋存的地质记录[J];石油学报;2010年01期 |
8 |
彭恩;郭平;汪周华;易丹;;不同烃类注入气体对黑油油藏相态特征影响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9 |
黄立功,钟建华,王海侨,赵密福,陈汉林,李勇;柴西地区构造应力场演化模拟[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年06期 |
10 |
郭占谦;王连生;刘立;马志红;迟东辉;;大庆长垣伴生气中二氧化碳的成因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年01期 |
11 |
王连生;刘立;郭占谦;马志红;迟东辉;;大庆油田伴生气中硫化氢成因的探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年01期 |
12 |
曾亚勤;王林平;魏立军;;长庆油田伴生气生产特征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5期 |
13 |
徐爽;黄志勇;路福平;王永莉;;高温产生物乳化剂菌的筛选及其功能分析[J];科技导报;2011年15期 |
14 |
王万春;李钜源;唐洪三;崔军汉;康晏;;济阳坳陷孤岛油田微生物降解原油伴生气成因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年03期 |
15 |
杨春;刘全有;米敬奎;周庆华;胡安平;;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伴生气中二氧化碳成因讨论[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8年02期 |
16 |
许伟伟;尹学栋;刘鹏;;优化燃料结构提高系统加热效率[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6期 |
17 |
李文廷;振动驱油模拟试验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1998年01期 |
18 |
段毅;郑朝阳;段晓晨;王传远;张胜斌;吴保祥;;塔河油田油气成因和运移的氦同位素证据[J];天然气工业;2007年03期 |
19 |
夏文杰;董汉平;俞理;;鼠李糖脂发酵条件优化和采油应用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0年04期 |
20 |
张林晔;李学田;;济阳坳陷滨海地区浅层天然气成因[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