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向异性介质中横波特征的实验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剪切振动的超声换能器作发射声源和接收器,在实验室内观测横波在已知弹性结构的人工复合材料和裂隙细砂岩样品中的传播特征。由实验证实:(1)横波浩复合材料层面或岩样裂隙方向传播时,存在两种速度的横波:其中快横波的偏振方向平行样品的弹性结构方向(层面或走向裂隙),而慢横渡的偏振方向垂直结构方向。(2)当入射横渡(发射器或接收器)偏振方向与样品弹性结构方向平行或垂直时,只能观测到一种横渡(快或慢横波),而在其它方位可同时观测到快、慢横波。快、慢横波的相位与发、收换能器的偏振性能有关,振幅可用方位角或偏振角的三角函数未表示。(3)比较两种样品的弹性结构特征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的速度各向异性,但快、慢横波的衰减特性不同。这表明各向异性介质的弹性结构方向控制着速度各向异性,而结构特征影响横波的衰减各向异性。
|
|
|
|
1 |
牛滨华;顾贤明;;裂隙各向异性介质中一维横波双分量数值模拟[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3年04期 |
2 |
魏建新;狄帮让;王椿镛;;各向异性介质中扭转波分裂的初步实验观测[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6期 |
3 |
牛滨华,孙春岩;裂隙各向异性介质横波双折射特性研究[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
4 |
C.H.Sondergeld;C.S.Rai;周延坤;;横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的实验室观测[J];石油物探译丛;1992年04期 |
5 |
魏建新;狄帮让;王椿镛;;各向异性介质中扭转波分裂的实验观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02期 |
6 |
裴正林;;层状各向异性介质中横波分裂和再分裂数值模拟[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年01期 |
7 |
牛滨华,吴有校,孙春岩;含流体和气体裂隙各向异性介质相速度特性[J];石油物探;1994年04期 |
8 |
梁锴;曹丹平;孙上饶;印兴耀;;椭球各向异性介质弹性波完全解耦波动方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21年06期 |
9 |
宋滔;白禹;;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各向异性介质响应分析[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04期 |
10 |
霍光谱;胡祥云;刘敏;;各向异性介质中大地电磁正演研究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年06期 |
11 |
郭智奇;刘财;杨宝俊;刘洋;王典;;粘弹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场模拟与特征[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3期 |
12 |
陈春继,李录明,罗省贤,丁伟,于世焕;各向异性介质转换波速度分析方法[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13 |
李勤;李庆春;;各向异性介质转换波速度逐层单参数分析方法[J];物探与化探;2011年02期 |
14 |
李应乐;李瑾;王明军;董群峰;;各向异性介质圆柱的散射特性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1年06期 |
15 |
范小平,李清河,杨从杰;研究各向异性介质参数的合成地震图方法[J];地震学报;2005年02期 |
16 |
万志超,滕吉文,张秉明;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速度分析的研究现状[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7年03期 |
17 |
B.Mandal;M.N.Toksz;梁慧云;;一般各向异性介质中全波形的计算——由各向异性介质中爆炸源得出的结果[J];世界地震译丛;1994年02期 |
18 |
牛滨华,何樵登,孙春岩;六方各向异性介质方位矢量波动方程及其相速度[J];石油物探;1994年01期 |
19 |
李芳;曹思远;姚健;;任意各向异性介质相(群)速度的计算[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