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中药单体川芎嗪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周鑫  孙晓莹  贾礼伊  郭蒙  靳洁  王引弟  黄领  李奕衡  何钟竞  曹慧玲  
【摘要】:川芎嗪又称四甲基吡嗪,是提取自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根茎的一种中药单体成分,属于酰胺类生物碱。川芎嗪除了具有传统的活血祛瘀、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作用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川芎嗪还具有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多器官如心脏、脑组织和肾脏等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血管内皮保护、肿瘤抑制、哮喘病人气道重塑、钙超载抑制和免疫调节等作用。现从川芎嗪在心血管疾病、脑疾病、肾损伤、肿瘤等疾病中的应用,对近几年川芎嗪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川芎嗪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王霞蓉;王毅;程翼宇;高建青;;中药单体成分局部给药及其促进吸收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2 曹寅秋;洪梦实;;中药单体成分川芎嗪的药用专利分析[J];山东化工;2020年18期
3 廖海涛;唐秋萍;张烯;顾毓艳;周凤华;;中药单体保护内皮细胞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年11期
4 曾利;蔡杨;凌保东;;中药单体对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21年10期
5 彭勤;王清会;孟千琳;凌保东;;中药单体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对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9年09期
6 董竞成,倪健,宫兆华;中药单体复方防治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8期
7 朱爱江;方步武;;中药单体抗炎作用的研究近况[J];广州医药;2007年04期
8 杨帆;郭晓钟;;中药单体对胰腺癌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年03期
9 徐海荣;马瑶;李晶;张勇;王劲松;;22种中药单体的Ⅱ相代谢酶诱导活性筛选[J];时珍国医国药;2018年12期
10 汤涛;董伟;张婧;赵国巍;管雪静;廖正根;梁新丽;陈静;;中药单体成分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7年04期
11 沈洁;刘芬芬;谢志军;;中药单体对糖皮质激素受体调节作用研究评述[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12 李君丽;孙蕾;席忠新;李霞;孙连娜;;中药单体成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2年08期
13 周柳如;彭青;;四种中药单体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J];现代医院;2011年06期
14 杨增艳;;中药单体抗肝纤维化实验研究概况[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年11期
15 闫壁松;;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干预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7年02期
16 闫壁松;;抗Lewis肺癌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年02期
17 刘彩云;王卓娅;罗欣茹;章戴荣;梁高卫;吴培诚;;防脱复合中药单体自微乳及微乳凝胶剂的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6年12期
18 张志国;吕泰省;刘卫;;中药单体成分抗机体缺氧作用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艺哲;赵琪;邢红艳;王美婷;杨鑫;李华;汪溪洁;;中药单体体外心脏毒性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2 聂晓伟;刘强;盛文洁;王荣根;李荣凤;谈勇;;中药单体成分对猪体外受精早期胚胎体外发育效果的影响[A];2015全国中西医结合月经病专题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15年
3 黄振平;郭秋平;陈贵英;温晓雪;;肝细胞用于中药单体和西药联合用药的毒性评价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4 王根柱;游雪甫;;中药单体抗菌活性研究进展[A];第十三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5 赵兵;Azhar Rasul;李晓萌;;新型中药单体木香烃内酯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的研究[A];细胞—生命的基础——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13年全国学术大会·武汉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张艺哲;邢红艳;王美婷;赵琪;汪溪洁;;四种中药单体体外心脏毒性评价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学术大会(2019年)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第一届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9年
7 杜倩;;中药单体药物与药物代谢酶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年药房管理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8 杨峰;高启龙;姚亚民;刘晓莉;田同德;;31种不同中药单体组合物抗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功效比较研究[A];发挥中医优势,注重转化医学——2013年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王贵年;王龙梓;;中药单体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池岛乔;沈燕;李阳芳;滕玉鸥;苗庆芳;费晓方;王毅;高晓霞;宫毓静;王本祥;;中药单体对与炎症有关的细胞因子产生的双相调节作用[A];第七届全国生化药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1 陈南楠;于盼;田建辉;;CCK8法观察不同治法的中药单体组合对循环肿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A];第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9年
12 鞠强;夏隆庆;;中药单体对SZ95人皮脂腺中性细胞内脂质合成的影响[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3 向明;;中药单体重塑肝脏代谢和免疫抑制AKT介导的纤维炎症的机制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分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第三届全国分析药理学学术大会暨贵州省药学会药学青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18年
14 潘圆未;平键;徐列明;;中药单体QHHZ诱导活化肝星状细胞凋亡和自噬的作用机制研究[A];第二十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15 姜昕;路蝉伊;高峰;;三种中药单体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作用的研究[A];首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宁波会议)暨《医学参考报》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16 汪朝阳;赵珂珂;赵云娥;沈丽君;;中药单体枸杞多糖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影响的实验研究[A];2005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7 夏延哲;陈杰;潘裕华;陈孝;;六种中药单体对人孕烷X受体介导细胞色素酶P450 3A4转录的调节作用[A];2013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3年
18 刘晓东;;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存在问题的探究[A];第八次全国药物与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19 黄欣;姜淼;沈亮亮;周斐;屠韡燕;;两种中药单体对念珠菌的体外药敏研究[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0 赵丹丹;吴瑞;;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降糖作用的研究[A];5TH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糖尿病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罗兴燕;TLR3介导抗炎细胞因子IL-1Ra表达的机制研究及筛选增强IL-1Ra表达的中药单体[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任燕波;补肾中药单体对mESC自我更新和分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王文君;中药复方更年春对β-淀粉样蛋白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D];复旦大学;2009年
4 李剑;中药复方芪白合剂及蛇床子素等六种中药单体对黑素细胞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李文海;抗肺癌中药单体的筛选及水飞蓟素抑癌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6 孙一涵;石斛提取物毛兰素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21年
7 周联;大黄素等中药单体对HT-29细胞TLR4表达及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宋方茗;抗骨溶解中药单体筛选及圣草酚、木犀草苷、硫酸小檗碱对破骨细胞作用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9 石玥;槲皮素、水蛭素、桂皮醛及其复方对高糖致大鼠DRGn细胞凋亡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娜;三种中药单体对高脂诱导的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2 谭敏;高磺基丙氨酸神经毒性机制及中药单体小檗碱拮抗作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张凌杭;CAFs诱导肠上皮细胞表型改变及中药单体的干预作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杨磊;中药单体黄芩苷对衣霉素诱导内质网应激性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5 何伟;中药单体复方对小鼠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D];郑州大学;2010年
6 刘帆;甘草酸自组装体系对中药单体成分的增溶促稳作用及其配伍机制研究[D];天津中医药大学;2020年
7 张文利;四种中药单体对肝星状细胞作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8 董春雷;人参皂苷单体及其与其他中药单体联合应用对细菌生物膜抑制作用的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赵贤哲;黄芩素抗巨细胞病毒感染人胚肺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崔文婷;十种中药单体成分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筛选研究及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1 张露露;下调肿瘤细胞PD-L1表达的中药单体的筛选及其对T细胞肿瘤杀伤促进作用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20年
12 李姝毅;丁香酚体外抗阿萨希毛孢子菌的敏感性研究及其作用机制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13 江莎莎;中药单体作为疫苗佐剂的筛选及橙皮素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的研究[D];青岛大学;2020年
14 李承浩;磺化杯[6]芳烃对中药单体成分键合作用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中医药大学;2020年
15 刘娟娟;通过细胞壁重构研究中药单体抗白念珠菌活性及鱼腥草素钠联合氟康唑的抗真菌机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21年
16 郝雪莲;丹参酮ⅡA干预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作用机制的研究[D];青海大学;2020年
17 赵文斌;梓醇、左旋紫草素、丹皮酚调控角质形成细胞人β防御素-2的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18 王棚;中药单体CUR衍生物的研制及其稳定性、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19 王彦;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单体抑制小胶细胞活化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20 陈晓萍;仿生细胞膜技术研究中药活性成分[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胡德荣;中药单体18b甘草次酸抗肝炎机制被发现[N];健康报;2010年
2 记者 谭勇;中药单体抗癌新药Rg3参-胶囊上市[N];医药经济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