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癌基因E6和E7调节细胞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

刘淼  孙峥嵘  
【摘要】: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的感染与多种人类癌症密切相关,其中最典型的是宫颈癌。高危型HPV最重要的两个病毒癌基因为E6和E7,病毒基因组整合到宿主基因组是病毒癌基因E6和E7实现持续表达的一种方式。HPV癌基因E6和E7能够靶向宿主细胞途径,通过这些相互作用,导致HPV发挥其在细胞中的致癌作用。对于病毒癌基因E6和E7研究最充分的细胞靶点分别是p53和pRb,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两种病毒蛋白具有调节更多细胞作用靶点的能力,包括细胞中调节表观遗传标记和剪接变化的蛋白质等。高危型HPV E6和E7蛋白通过调节这些靶点使细胞发生过度增殖和致癌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罗琼;熊树华;舒宽勇;李景平;;16型人乳头瘤病毒E6、E7蛋白和端粒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4期
2 刘淼;孙峥嵘;;人乳头瘤病毒癌基因E6和E7对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20年13期
3 范瑞岗;万艳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E6蛋白与hTERT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年11期
4 朱端荣;;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以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年09期
5 刘佳欣;吴方银;梅榕;明娟;刘玖;;成都市武侯区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年23期
6 梁欣;黄锐;吴绮霞;;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J];肿瘤药学;2013年05期
7 马泳;郝友瑛;;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752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年10期
8 杨俊东;邢志芳;曹国君;;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年23期
9 娄咏崴;潘超;;吉林地区1836例女性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状况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年03期
10 张炬光;邓国生;黄向阳;;1533例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年04期
11 唐伟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载量检测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年18期
12 赵勤;王新萍;卢爱金;李玲珠;;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筛查为非典型鳞状细胞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年13期
13 周静;朱艳;毛维霞;;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子宫颈病变相关因素的探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年05期
14 周斌兵;孙丽洲;尤志学;;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测定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J];江苏医药;2009年07期
15 徐波;人乳头状瘤病毒E6、E7原癌蛋白致癌的机制[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1年04期
16 黄晓叶;;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21年08期
17 陈莹莹;钟守军;刘祥玉;代新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分布特征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1年18期
18 李杏婵;何雅婷;赵愚;;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数据库建立与宫颈病变的预防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药;202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辉;熊金虎;赵旻;邱小萍;伍欣星;;人乳头瘤病毒E7抗原靶细胞的构建及实体瘤模型的探索[A];湖北省暨武汉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七届第十四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王金凤;王传新;王立水;张建;杨晓静;李伟;郑桂喜;;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与人白细胞抗原Ⅰ类分子表达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3 冯晓;李海芳;林雪霞;易伶潞;林金明;;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芯片电泳检测[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大会特邀报告及墙报)论文摘要集[C];2016年
4 杨英捷;赵健;廖秦平;;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感染及其E6/E7基因变异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A];第二届西部地区(12省区)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胡致平;林圣云;周郁鸿;虞荣喜;沈建平;叶宝东;罗秀素;沈一平;郑智茵;陈均法;俞庆红;庄海峰;;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一例报道[A];2006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胡致平;林圣云;周郁鸿;虞荣喜;沈建平;叶宝东;罗秀素;沈一平;郑智茵;陈均法;俞庆红;庄海峰;;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一例报道[A];2006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2006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胡致平;林圣云;叶宝东;沈建平;周郁鸿;虞荣喜;;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二例报道[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胡致平;林圣云;叶宝东;沈建平;周郁鸿;虞荣喜;;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二例报道[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7年
9 胡致平;林圣云;叶宝东;沈建平;周郁鸿;虞荣喜;;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二例报道[A];2007年浙江省血液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赵娜;赵方辉;高晓红;魏丽惠;徐爱娣;李长卿;马俊飞;乔友林;;城市和农村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A];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1 王传新;李伟;张晓;张建;;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癌基因致宫颈癌HLA-I类分子下调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12 胡致平;林圣云;周郁鸿;虞荣喜;沈建平;叶宝东;罗秀素;沈一平;郑智茵;陈均法;俞庆红;庄海峰;;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一例报道[A];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研讨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首次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13 王惠;;人乳头瘤病毒8型E7蛋白在皮肤非黑素细胞肿瘤中的表达[A];2015年浙江省第九次病理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5年
14 李琳;续薇;王永香;庞晓川;苗微微;冯冲冲;;宫颈液基细胞学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5 沈云岳;刘华;王蕾;高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方法的评估[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16 赵静;许泼实;陈光辉;;导流杂交技术检测中原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7 许锴;陶志华;唐少华;童郁;;温州市2994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8 杨红英;杨旭;;云南省育龄妇女人乳头瘤病毒各基因型感染分布的情况[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9 倪斌;赵芸;史文娟;;云南省红河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各亚型感染情况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0 李伟;王传新;张晓;郑桂喜;张建;杨晓静;;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癌基因对HaCaT细胞HLA-Ⅰ类分子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魏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早期蛋白E6和E7调控细胞周期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张东红;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对食管癌不良预后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3 郑闪;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感染与人膀胱移行细胞癌关系[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4 曾莉;广东地区人乳头瘤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5 郑燕芳;抗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基因核酶对宫颈癌细胞株表型和基因调控的影响[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6 饶智国;抗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核酶对宫颈癌细胞株端粒酶活性和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7 冯瑞梅;子宫颈癌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8 赵欣;人白细胞介素15 cDNA协同优化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核酸疫苗治疗宫颈癌的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9 胡颖;转录辅活化因子hADA3与人乳头瘤病毒癌蛋白E6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李燕云;人乳头瘤病毒58型系统地理学分析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1 张博雅;HPV E6及E7蛋白对宿主细胞基因表达及自噬水平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20年
12 蒋汉梁;人乳头瘤病毒的悬浮芯片分型及其临床意义[D];浙江大学;2008年
13 王欢;甘露糖修饰的脂质体运载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多肽和CpG寡脱氧核苷酸抗宫颈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21年
14 林琳;microRNA与人乳头瘤病毒16型的作用靶点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15 杨怡卓;西多福韦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宫颈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16 徐茜;人乳头瘤病毒导致子宫颈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在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7 卫飞雪;广西柳州地区自然人群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自然史的观察性队列研究[D];厦门大学;2019年
18 刘永民;人乳头瘤病毒致癌基因在宫颈癌细胞染色体上的定位及其整合在癌变中的意义[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19 张建成;人类乳头状瘤病毒16 E7 DNA及E7癌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表达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0 陈强;潮州农村地区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流行特征及人乳头状瘤病毒-52型基因多态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任睿;兰州地区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E7基因的克隆及表达[D];兰州大学;2010年
2 左丽君;18型人乳头瘤病毒E6蛋白突变体的制备及其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3 任茁;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和E7基因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阴秀丽;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冯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方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6 冯婷;女性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转归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崔春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作用[D];延边大学;2011年
8 刁明昆;HPV在多种肿瘤细胞系中整合状态及基因沉默的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9 李英;煤矿女职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10 姚岚;宫颈细胞学检查结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2221例结果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11 王梦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治疗高危型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D];南昌大学;2019年
12 邱兴堤;阴道微生物多样性与高危型HPV感染及宫颈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13 王佩;瑞贝生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合并宫颈病变患者的疗效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14 化定超;1060例细胞学阴性/高危型HPV阳性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19年
15 路磊;第二代杂交捕获法与多重荧光PCR在口咽癌中对高危型HPV的检测比较[D];青岛大学;2018年
16 张娇;临汾市18-30岁女性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17 陈飞;高危型HPV感染与阴道局部防御素表达关系[D];郑州大学;2019年
18 徐文;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性的Meta-分析[D];吉林大学;2019年
19 杜聪;高危型HPV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D];皖南医学院;2018年
20 周波;一种用于检测高危型HPV的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可用于宫颈癌初筛[N];健康报;2010年
2 李天舒;西藏 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低于全国水平[N];健康报;2008年
3 记者 张大川 李唐宁 张大千 实习生 崔晶;我国构筑起预防宫颈癌两道防线[N];经济参考报;2017年
4 记者 郑莉丽;实时分子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在欧洲推出[N];健康报;2009年
5 记者 张思玮;高危型HPV检测更适于我国子宫颈癌初筛[N];中国科学报;2021年
6 王雅丽;复查及早诊早治方案明确有效[N];科技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天鹅;高危型HPV检测助力宫颈癌筛查[N];健康报;2018年
8 张中桥;肺鳞癌与人乳头瘤病毒有关[N];健康报;2006年
9 健康时报记者 李梅浠;三大癌症会传染[N];健康时报;2010年
10 记者 黄堃;研究称六分之一癌症由可防治感染引起[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