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陕西天文台守时用氢原子钟

刘海峰  尹学玉  赵红  
【摘要】:本文介绍了陕西天文台守时用氢原子钟(H2)的改进、分项误差、准确度及在国际时间局(BIPM)公报中取权情况.H2自1991年开始连续运转至今已两年多了。1991年3月开始每月向BIPM报送数据,1991年9月开始取权1.H2是我国唯一的一台在BIPM公报上取权的氢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润清;;两台氢原子钟工作状况良好[J];时间频率学报;1980年01期
2 沈季良;安耀生;;原子频标分配放大器的研制[J];时间频率学报;1980年02期
3 张力生;;铯束频标中压控晶体振荡器的技术要求[J];计量学报;1980年04期
4 田润清;朱保同;;陕西天文台的氢原子频率标准[J];时间频率学报;1981年01期
5 屠世谷;;利用相位变化测量频率稳定度[J];电子测量技术;1981年03期
6 宋邦锭;;100兆赫低噪声压控晶振[J];宇航计测技术;1981年01期
7 李吉存;;100兆赫低噪声倍频器[J];宇航计测技术;1982年01期
8 张凤祥;邵倩芬;;铷频标伺服环路对频标稳定度和漂移的影响[J];宇航计测技术;1982年01期
9 王宏汤;;美物理学博士R.F.C.Vessot在京作学术报告[J];宇航计测技术;1982年05期
10 韩锡林;;彩色副载波校频方法的研究与实验[J];宇航计测技术;198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燕军;王正明;张为群;刘春霞;蔡勇;翟造成;;为国家授时中心研制的氢原子钟的设计改进与性能[A];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文集[C];2005年
2 靳冬;周渭;张首刚;郭文阁;姜海峰;;一种简化的光频频率测量方法思考[A];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文集[C];2005年
3 李晓彬;董绍武;;基于虚拟仪器的网络通信在氢原子钟数据自动采集系统中的设计[A];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于双林;磁控管腔和四极态选择器的试验研究及其在小型氢脉泽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01年
2 李鑫;高精度激光时间传递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3年
3 贯士俊;精密频率改正、相位微跃的实验[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4年
4 彭科;氢原子钟高精度恒温系统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5年
5 李晓彬;基于虚拟仪器的氢原子钟远程监测系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06年
6 鲁华雨;氢钟智能温度控制及CAT控制电压自动补偿系统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6年
7 刘国梁;L波段的低相噪锁相频率源的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6年
8 靳冬;CPT ~(87)Rb-maser星载钟相关电子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董德山;制造技术发展对我们的启示[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2 罗盘 程锐 施磊 邱莎;科技创新的源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3 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蔡怡春;捕捉物质世界“小精灵”[N];科技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