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氏杨种子育苗技术
【摘要】:正 从1979年开始,我们在秦岭林区长青林业局华阳林场,对卜氏杨(Populus purd-omii)从种子采集、处理到苗圃育苗,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试验。9年来,共育苗0.5公顷。现将几年的育苗经验总结如下。一、卜氏杨的分布及林学特性卜氏杨又称太白杨、东瓜杨。秦岭南北均有分布,生于海拔700—2300米的河沟及坡麓地带。喜湿、耐寒。生长迅速,树体高大,树干通直。纯林或与耐湿性树种混交。雌雄异株,先叶开放。雌株冠幅大,枝条舒展;雄株树冠小,枝条开张角度小。雌株花黄绿色,花序长5—7厘米;雄株花黄色,花序长10—15厘米。二、采种及种子处理据观测,母树分布的海拔高度不同,采种时间也随之不同。同时果实成熟期的气候也影响果实成熟的时间。海拔1200米左右的母树,种子成熟期为6月10日左右;海拔
|
|
|
|
1 |
高军;周志权;顾宇书;潘福民;;西伯利亚花楸圃地播种育苗技术[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4 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
2 |
牛文魁;;珍稀树种-青檀种子繁殖技术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4 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
3 |
薛崇伯;郗宏钧;王亚峰;毕春侠;王恩恭;侯有刚;;油松硬枝扦插育苗技术试验报告[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
4 |
季蒙;王生军;邵铁军;;白刺属育苗及栽植试验[A];北方省区《灌木暨山杏选育、栽培及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5 |
胡玉昆;潘伯荣;徐新文;;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咸水育苗技术[A];西部地区第二届植物科学与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
6 |
王生军;王枝梅;;梭梭育苗技术[A];北方省区《灌木暨山杏选育、栽培及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7 |
李红运;;南方红豆杉种子育苗技术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4 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
8 |
张群;孙忠祥;郝力辉;;刺槐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A];辽宁省植物保护学会、辽宁省昆虫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研讨会(西安)论文集[C];2011年 |
9 |
林金祥;;大叶桂樱育苗试验初报[A];中国林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
10 |
李国英;王耀国;杨英新;李孝发;宋利军;;俄罗斯大果无刺沙棘选育、栽培与经营研究[A];北方省区《灌木暨山杏选育、栽培及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