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生物质炭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杨琼杰  王聪慧  任娜  赵卓  魏微  
【摘要】:综述了利用农业废弃物制备生物质炭的研究进展,对不同制备原料的性质、特征,不同制备条件,如炭化、活化温度、活化类型,以及应用等进行了介绍,讨论了不同的农业废弃物制备生物质炭的最佳条件及不同用途,并展望了未来生物质炭制备和应用研究的前景。利用可再生的、廉价的农业废弃物制备生物质炭,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还达到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5条
1 夏融;李恋卿;潘根兴;;面向多服务的美国生物质炭科技[J];国际学术动态;2019年02期
2 魏晶晶;王志鸽;张浩然;王慧春;;生物质炭的特性和应用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20年09期
3 李保强;刘钧;李瑞阳;李文东;冯玉杰;宫金鑫;;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在能源与环境领域中的应用[J];生物质化学工程;2012年01期
4 ;海南发展生物质化工独具优势[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6年01期
5 李荣刚;陈新和;吴昊;;发展生物质经济 促进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年01期
6 宋湛谦;;生物质资源与林产化工[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5年S1期
7 ;2013年生物质能源与化学品国际会议在南京召开[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8 王正国;;欧盟启动生物质精炼研发项目[J];中国人造板;2010年06期
9 刘大贵;李伊光;王孟晴;王留成;;玉米秸秆低温热解制备生物质炭的特性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7年07期
10 何安;张瑞玲;周雅楠;高磊;杨耀帅;袁赟;;几种果壳类生物质炭的制备和性能[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11 李原;;生物质电厂灰渣综合利用制备轻型建材[J];绿色环保建材;2019年12期
12 朱兰保;盛蒂;;生物质炭制备技术及其对土壤的环境效应[J];蚌埠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13 吕秀阳,夏文莉,刘田春,SAKODA Akiyoshi,SUZUKI Motoyuki;生物质资源高压连续输送的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1年03期
14 于瑞冬;董悦;郭明辉;;生物质水热炭制备过程的环境影响评价[J];生物质化学工程;2017年04期
15 乔春珍;肖云汉;赵丽凤;徐祥;;生物质一步制氢的热力学分析及实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秋风;罗学刚;;生物质基固沙剂固沙效果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40分会:化学与农业[C];2014年
2 赵广杰;张求慧;;木质生物质溶液化及其生成物的新材料制备[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2)[C];2005年
3 廖丽霞;俞晓飞;余丽丽;王珊珊;董婷;;生物质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分会:化学电源[C];2016年
4 李清彪;;贵金属的生物质还原及其潜在应用[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邀请报告[C];2006年
5 周述光;;生物质灰在水泥基混凝土中的应用现状分析[A];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6 周建娟;范高峰;;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开发设计[A];2017年第七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机械科技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7年
7 李贵黎;周春晖;夏淑婷;胡书阳;王啸;;粘土矿物对生物质碳化反应的作用特征[A];2018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文集[C];2018年
8 蔡进军;田忠卫;周继承;赵学波;;藻类生物质为碳源制备多级孔炭材料及其H_2和CO_2高效吸附性能(英文)[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二分会: 多孔功能材料[C];2016年
9 牛卫生;刘荣厚;李金洋;孙清;;松木木屑在小型流化床热裂解装置中的试验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黄志威;孙鹏;刘海龙;高广;陈静;夏春谷;李福伟;;生物质及其平台化合物高效催化合成燃料和化学品[A];第二届能源转化化学与技术研讨会会议指南2015[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雨婷;生物质炭对电镀废水中六价铬的去除及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20年
2 冒海燕;微波活化生物质炭制备尧结构与吸附性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王丽丽;生物质基胶体碳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冯宇;外热式生物质催化气化制氢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袁静;生物质平台化合物高效还原转化的铜基催化新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李斌;基于CaO吸收体气化法的生物质强化制氢的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吕淼华;固体生物质对扩张床吸附的影响和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李胜;生物质燃料乙醇企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李玉姣;生物质炭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刘瑞林;生物质基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在吸附、分离与催化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颖梅;生物质炭浸提液成分分析及其蔬菜喷施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2 武琛;生物质直接制氢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7年
3 李兴龙;原始生物油及生物质碳的电催化制氢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周磊;生物质微米燃料煅烧水泥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陈振奇;生物质炭中不同金属元素对生物质气固同步转化的催化作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6 董建南;离子交换扩张床吸附中生物质/吸附剂相互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赖鹏豪;生物质连续炭化反应器的强化[D];郑州大学;2014年
8 刘敏;甘肃省农村地区生物质能源环境经济益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钟丽娜;扩张床中生物质固体颗粒与吸附剂相互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陈晓洁;负载生物质炭溶氧阴极MFC产电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秀兰;我生物质高值化关键技术获突破[N];中国化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李宏乾;生物质精细化学品崭露头角[N];中国化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李宏乾;生物质:高分子材料资源宝库[N];中国化工报;2010年
4 记者 黄永卓;生物质燃气实现规模化供气[N];中国化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林妍;用玉米可以“种出石油”[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6 马进纲 安玉;生物质自动燃烧器在我省问世[N];山西日报;2001年
7 黄世宏 陆天然;勇拓新路才能实现超越[N];中国改革报;2011年
8 财政部副部长 朱志刚;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正当其时[N];经济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周福宝 通讯员 柏兴泽;圣泉集团生物质石墨烯问世[N];济南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顾定槐;中国“油”从哪里来[N];中国化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