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金屯;芦芽山森林优势植物种群竞争与群落演替[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2期 |
2 |
杨小波;植物群落演替的生理生态机理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
3 |
李昌龙;肖斌;王多泽;魏林源;郭树江;;石羊河下游盐渍化弃耕地植被演替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J];生态学杂志;2011年02期 |
4 |
廖咏梅,周平,宋会兴,苏智先;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土壤肥力评价[J];生物学杂志;2003年06期 |
5 |
宋会兴,苏智先,彭远英;渝东山地黄壤肥力变化与植物群落演替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02期 |
6 |
安慧;上官周平;;黄土高原植被不同演替阶段优势种的光合生理特性[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6期 |
7 |
李庆康,马克平;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生理生态学特性及其主要环境因子的变化[J];植物生态学报;2002年S1期 |
8 |
钟扬;何芳良;;植物群落演替过程的预测模型[J];预测;1986年06期 |
9 |
赵松岭,陈庆诚,李自珍,王刚,王孝安;植物群落演替的线性与非线性系统及数字预测[J];生态学报;1981年03期 |
10 |
高德武,蔡体久,王晓辉;露天金矿剥离物植被演替规律及植被恢复对策——以公别拉河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06期 |
11 |
宋国元;赵敏;曹同;;长江口冲积岛植物群落演替现状[J];植物研究;2008年01期 |
12 |
王孝安;马衔山青杄(Picea wilsonii)林线性演替初探[J];生态学杂志;1985年02期 |
13 |
韦翠珍;张佳宝;周凌云;;沿黄河下游湖泊湿地植物群落演替及其多样性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01期 |
14 |
宗浩;樊乃昌;周文扬;陆国泉;;害鼠防治生态学研究——高原鼢鼠危害下的植物群落的主分量分析及演替规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
15 |
许清海,陈淑英,孔昭宸,杜乃秋;白洋淀地区全新世以来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初探[J];植物生态学报;1988年02期 |
16 |
杨志荣,宋春青;内蒙古达来诺尔地区环境演变与国土整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89年04期 |
17 |
付瓦利;缙云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下黄壤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
18 |
闫顺;新疆第四纪孢粉组合特征及植被演替[J];干旱区地理;1991年02期 |
19 |
曲国辉,郭继勋;松嫩平原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和土壤特性的关系[J];草业学报;2003年01期 |
20 |
王顺忠,陈桂琛,孙菁,周国英,张德海;青海湖鸟岛盐碱地植被演替的初步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