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波段电磁辐射对大鼠Sertoli细胞雄激素受体和卵泡刺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摘要】:探讨不同波段电磁辐射对大鼠睾丸Sertoli细胞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和卵泡刺激素受体(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表达的影响。原代培养的Sertoli细胞分别经场强6×104 V/m的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平均功率密度为100 mW/cm2的S波段微波(S-band high power microwave,S-HPM)和X波段微波(X-bandhigh power microwave,X-HPM)辐射4 min。应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ertoli细胞AR的表达,结果显示具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P0.01);Wistar大鼠分别经S-HPM、X-HPM和EMP照射20 min,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睾丸组织AR的表达,发现辐射后7 d有显著降低(P0.05,P0.01)。三者比较,AR的表达总体呈EMPX-HPMS-HPM的趋势,而FSHR的表达无明显变化。Sertoli细胞AR表达的变化,可能参与了电磁辐射致精子发生障碍及Y/X精子比例降低的病理生理过程。
|
|
|
|
1 |
吴惠;王德文;王水明;赵黎;左红艳;高亚兵;彭瑞云;;不同波段电磁辐射致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损伤效应[J];生物物理学报;2011年01期 |
2 |
解芳,刘峻,张永莲;雄激素受体的作用机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9年02期 |
3 |
刘晓柳,李光千,赵小明;雄性大鼠下丘脑雄激素受体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探讨[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3年04期 |
4 |
高锦声,蔡绍京;性发育异常与疾病[J];自然杂志;1986年09期 |
5 |
贾科诺夫;张君仪;;天然地层中岩石的电磁辐射和地震声发射[J];国际地震动态;1987年09期 |
6 |
郭昌明;雷电的电磁辐射[J];地球科学进展;1991年04期 |
7 |
张才乔,庄临之,杨传任;催乳素对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内雄激素受体和5α-还原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4年01期 |
8 |
倪忠虎;人类对电磁辐射的认识历程[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
9 |
周绍安;;电磁辐射与防护[J];安徽科技;2006年07期 |
10 |
李仲;;电磁辐射危害机理及防护抑制措施[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7期 |
11 |
杨征;;不可忽视的电脑辐射[J];百科知识;2007年17期 |
12 |
杨红萍;;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3期 |
13 |
骆建;董晓波;肖玲;邓清军;;防辐射服屏蔽效能研究与测试(下)[J];电子质量;2011年02期 |
14 |
曾铁;;电磁辐射与健康问题漫说[J];物理教师;2011年02期 |
15 |
李凤有;王景岩;;浅谈保证计算机通信与控制系统可靠运行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
16 |
朱元清,罗祥麟,郭自强,赵志光,祝中伟;岩石破裂时电磁辐射的机理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91年05期 |
17 |
解芳,刘峻,张永莲;雄激素受体的研究进展[J];中国男科学杂志;1998年03期 |
18 |
于小玲,王晓慧,陈光椿,赵子文,卢建;中国人雄激素受体N端转录激活区的测序及突变检测[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0年05期 |
19 |
王葆芳;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1年01期 |
20 |
王玫玲,郑小菁;电磁辐射对台湾强震的反应[J];福建地震;200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