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组学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一门新兴科学,是对生物体在蛋白质水平上定量、动态、整体性的研究。简要综述了高通量蛋白质分离和鉴定技术,如双向电泳、生物质谱、蛋白质芯片、酵母双杂交、同位素亲和标签及生物信息学的原理、方法、应用及存在的问题与局限,并对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
|
|
1 |
高政权,王广策,曾呈奎;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概况及其在海洋生物学中的应用[J];海洋与湖沼;2003年03期 |
2 |
张红,张卉,张晓;蛋白质组学实验技术研究进展[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4年02期 |
3 |
;蛋白质组学领域的中国机遇[J];中国科技信息;2004年22期 |
4 |
刘友平,丁慧荣,何涛,代荣阳,李洪;培养肝细胞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
5 |
吴晓歌;鲁新宇;;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发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10期 |
6 |
徐铁山;赵兴绪;张勇;王建锋;;卵泡液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10期 |
7 |
张宇;贺丹;王丽;;丝状真菌蛋白质组学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0年03期 |
8 |
;安捷伦科技总裁拜访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并为蛋白质组学合作实验室揭牌[J];生命科学仪器;2010年02期 |
9 |
温冠媚;;生命科学的第二次浪潮 蛋白质组计划[J];时代风采;2001年05期 |
10 |
沈静;杨军;余应年;;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5年10期 |
11 |
李艳军;;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应用[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7年04期 |
12 |
赵焱;应万涛;钱小红;;质谱MRM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J];生命的化学;2008年02期 |
13 |
;新书介绍[J];植物保护;2010年05期 |
14 |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3年04期 |
15 |
晏群,刘文恩,唐银;从基因组学到蛋白质组学:科学的推动力[J];医学与哲学;2003年02期 |
16 |
廖翔,应天翼,黄留玉,黄培堂;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双向电泳技术[J];生物技术通讯;2003年06期 |
17 |
侯彦强;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学进展[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4年01期 |
18 |
蒋与刚,庞伟;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微量元素研究的新工具[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4年06期 |
19 |
蔡良知;郑志竑;;干细胞的蛋白质组研究[J];生物学杂志;2006年02期 |
20 |
王岚;刘骁勇;张华宁;高虹;;生物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讯;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