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eap与线粒体的质量控制
【摘要】:线粒体在细胞能量代谢和细胞凋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质量控制是线粒体在细胞中维持正常状态的关键机制.2011年Miyamoto等发现Mieap参与线粒体质量控制的两个新机制.Mieap诱导的溶酶体样细胞器,进入线粒体内,并在线粒体积累,能通过特异性的清除氧化的线粒体蛋白来修复异常线粒体,使得线粒体维持在正常状态.Mieap诱导的通过细胞膜内吞机制形成的囊泡,识别异常线粒体,并对其特异性的清除.Mieap诱导的这两个过程参与了线粒体质量控制,并决定线粒体的命运.
|
|
|
|
1 |
黄绍勤;曹惠珍;;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J];广州医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
2 |
王代学;游美梅;薛社普;;棉酚对大鼠生精上皮支持细胞影响的电镜观察[J];解剖学报;1982年02期 |
3 |
陈建华;;遗传密码及其演变[J];生理科学进展;1983年03期 |
4 |
袁德霞;傅志良;应国华;王亚飞;李淑蓉;赵玉珍;;针刺镇痛对肾上腺皮质束状带作用的电镜观察[J];解剖学报;1984年03期 |
5 |
袁德霞;傅志良;应国华;王亚飞;李淑蓉;赵玉珍;李相印;;大鼠肾上腺皮质的超微结构及其机能意义[J];解剖学报;1984年04期 |
6 |
孙建民,梁绍昌,孙晓白,袁秀平,卞小宇,柯远发;银鲫受精卵中卵黄粒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变化[J];水生生物学报;1986年04期 |
7 |
;中国人线粒体DNA多态性的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
8 |
罗广华;王爱国;邵从本;郭俊彦;;超氧物歧化酶(SOD)在大豆下胚轴线粒体内的定位[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7年02期 |
9 |
洪玫;甲状腺激素而非生长激素是调节哺乳动物线粒体生物发生的主要因素[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90年01期 |
10 |
王爱国,邵从本,罗广华,郭俊彦,梁厚果;活性氧对大豆下胚轴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损伤[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90年01期 |
11 |
王雅;陆秀英;向诚;金凤;贺适民;宋家骊;陈列胜;华平;;微载体系统Vero细胞培养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电镜观察[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991年01期 |
12 |
胡兴昌;张德永;张慧绮;卢碧林;;背角无齿蚌心肌纤维的超微结构观察[J];细胞生物学杂志;1991年02期 |
13 |
范宗理;亚洲人基因系显得古老[J];大自然探索;1992年01期 |
14 |
马杰;;对老化将展开新的研究[J];科学世界;2005年10期 |
15 |
冯俊奇;李秀兰;白人骁;;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6年01期 |
16 |
;《遗传》2006年第28卷总目次[J];遗传;2006年12期 |
17 |
范丽君;周忠良;陈东华;赵云龙;王群;;中华绒螯蟹精子线粒体的检测[J];中国水产科学;2007年01期 |
18 |
陈娜;朱国萍;郝家胜;张小平;苏成勇;潘鸿春;吴冬霞;;基于线粒体16S rDNA序列探讨蛱蝶科(鳞翅目,蝶亚目)主要分类群的系统发生关系[J];动物学报;2007年01期 |
19 |
孙应彪;陈建华;刘一亚;宋媛朝;朱玉真;;硫酸镍致大鼠睾丸细胞线粒体及微粒体损伤[J];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04期 |
20 |
杨绍杰;孟金萍;屈祎;刘云波;;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