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LUNC1多肽抗体的设计、制备与鉴定
【摘要】:通过设计SPLUNC1蛋白的一段多肽,快速制备抗SPLUNC1的多肽抗体,检测多肽抗体的性能,为SPLUNC1的功能研究提供可靠的平台.用DSGene1·1软件分析SPLUNC1蛋白的跨膜结构域、二级结构、疏水性、亲水性以及抗原性等,综合考虑抗体设计的其它因素,设计出两段15~20个氨基酸的多肽.将合成后的多肽与钥孔戚血蓝素(keyholelimpethemocyanin,KLH)偶联,同时初筛出宿主血清与SPLUNC1无交叉反应的新西兰家兔,用与KLH相连的SPLUNC1多肽免疫家兔,2个月后获取血清,亲和纯化出抗SPLUNC1多肽抗体,通过ELISA法检测其效价,免疫印迹与免疫组化检测其特异性与适用范围.通过该方法得到了高效价与高特异性的SPLUNC1多克隆特异性抗体,ELISA法测定其效价可达到1∶105,通过对包含有PLUNC家族不同成员的蛋白混合物进行Western印迹检测证明,该多肽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不与同一家族中的其它蛋白发生交叉反应,而且该抗体可用于免疫组化,说明所制备的分泌性蛋白SPLUNC1抗体具有高特异、高效价等特点,将为SPLUNC1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有用的研究材料.
|
|
|
|
1 |
谭立明,程怿,张云卿,王外梅,秦和昌;抗D′E多肽抗体在混合结缔组织病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2 |
何菁,李晶,栗占国,陈巧林;抗α-胞衬蛋白多肽抗体在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年10期 |
3 |
丁华;刘和录;陈伟光;梁鸿;於艳霞;余素燕;;ENA多肽抗体的检测对风湿病的诊断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年08期 |
4 |
孙宪锋,董小平,张宝云,张福萍,周伟,洪涛;人PrP特异性多肽抗体的鉴定和应用[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1年04期 |
5 |
李想;邹新乐;陈巧林;曾令文;;毒蕈碱受体3抗原表位筛选及其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J];现代免疫学;2008年06期 |
6 |
邹新乐;李想;陈巧林;曾令文;;人内质网分子伴侣BiP抗原表位筛选及其在RA血清学诊断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9年06期 |
7 |
黄立群;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抗D'E多肽抗体检测意义[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1998年01期 |
8 |
王健,闵福援,詹美云;丙型肝炎病毒E2保守区多肽抗体与患者预后关系的探讨[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7年03期 |
9 |
王维生;刘丽云;唐芳勇;;ENA多肽抗体谱与免疫球蛋白、补体联合检测对诊断自身免疫病的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年15期 |
10 |
曹霜
,林为澄;ENA多肽抗体测定在风湿病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15期 |
11 |
李婷;郭晓欢;王彧;Markus Plate;邵陆宁;宋泉声;马大龙;韩文玲;;抗CMTM4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纯化和鉴定[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8年01期 |
12 |
田婵;李云燕;乔欢;张毓;陈慰峰;;抗人转录因子TFDP3和TFDP1多肽抗体的制备[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8年09期 |
13 |
郝静,韩丹春;动态监测脑血管病患者抗心磷脂抗体及 ENA 多肽抗体的临床意义[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7年01期 |
14 |
张晓,汤美安,余步云;SS-A52KD和60KD多肽抗体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4年02期 |
15 |
吴东明;黄蓓;谭阳;谭振;;14-3-3 zeta蛋白C-端多肽抗体的制备与鉴定[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7年11期 |
16 |
贺海平;初次免疫小鼠获得的荧光素特异性杂交瘤比多次免疫获得的杂交瘤显示有更严格的生长要求[J];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91年06期 |
17 |
吴文冰;兰小鹏;;Smith抗原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06年21期 |
18 |
戴伟良;林倩敏;;自身抗体的检测在SLE患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08年19期 |
19 |
张晓,余步云,汤美安,朱承明;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多种风湿病多肽抗体的临床价值[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1993年01期 |
20 |
高建新,王焕扭,谢根甫;应用免疫荧光搭桥法检测小鼠肠粘膜内特异性抗体形成细胞[J];中国免疫学杂志;198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