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成像定量分析技术在肝纤维化分期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RTE)的弹性特征量以及弹性评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纤维化的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RTE检测对14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肝脏的弹性评分,测定肝组织弹性特征量:平均相对应变:(Mean)、相对应变值的标准差(SD)、求解面积中蓝色所占百分比(%Area)、蓝色区混杂其他颜色程度(Comp),并与肝穿刺活检的病理分期相对照。结果:在RTE肝脏弹性评分中,阳性者112例,阴性28例,RTE弹性评分在肝纤维化定性诊断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6.26%与72.73%。Mean、SD、%Area、Comp与病理诊断相关较好(Mean:r=-0.838,P0.05;%Area:r=0.864,P0.05),且弹性评分较常规超声在灵敏度(RTE:96.26%VS常规:64.49%)及特异度(RTE:72.73%VS常规:33.33%)更高。结论:RTE为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提供了新方法,是对肝纤维化诊断手段提供了新的补充。
|
|
|
|
1 |
叶红军,高永生,王丽英,肖红,计秀生,潘春芝,冯雪梅;血清Ⅲ型前胶原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J];临床肝胆病杂志;1993年02期 |
2 |
彭安国,陈东风,冷思仁,徐有奇;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年08期 |
3 |
王宝恩;肝纤维化的诊断与严重度评估[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8年04期 |
4 |
王建芳;肝纤维化检测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关系的探讨[J];江苏医药;1999年02期 |
5 |
曾凡杰,刘璐,朱建衡,黄鹰,王媛,刘文虎;肝纤维化指标检测在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J];铁道医学;1999年03期 |
6 |
久太;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V—C、HA和LN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J];西藏医药杂志;2001年02期 |
7 |
石伟珍,葛孝定;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评估[J];浙江临床医学;2003年05期 |
8 |
左和宁,刘凌云;慢性肝病纤维化的血小板功能变化[J];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
9 |
吴艾萌,汤红,张晓天,周曙岚,朱孝武,赵敬武;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判断[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4年03期 |
10 |
黄晓丽,唐望先,但自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新发现的致肝纤维化因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5年02期 |
11 |
陆伦根;曾民德;;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年03期 |
12 |
余姣;徐可树;;TGF-β家族在肝纤维化中的不同作用及对策[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年28期 |
13 |
刘荣火;周宇;;核因子-κB抑制剂与肝纤维化关系[J];肝脏;2007年02期 |
14 |
杨晓凤;;肝窦内皮细胞及其影响肝纤维化的研究概况[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08期 |
15 |
张巍;;赤芍对肝纤维化因子ECM等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09期 |
16 |
傅琪琳;冯琴;彭景华;刘成海;胡义扬;;瘦素与肝纤维化[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年04期 |
17 |
马晓丽,殷蔚荑,王宝恩;血清中NAG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北京医学;1987年05期 |
18 |
李伟道;血清Ⅲ型前胶原测定诊断肝纤维化与癌变[J];重庆医学;1990年03期 |
19 |
沈莉,张太和;细胞外基质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J];江苏医药;1990年06期 |
20 |
李春元;;治疗肝纤维化的新方法[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9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