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阎春玲,王守彪,蒋正尧,唐明;下丘脑室旁核胃动素对胃运动影响的探讨[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
2 |
秦素丽,林茂樟;兔室旁核-脊髓径路对血量扩张引起肾交感神经活动抑制的作用[J];生理学报;1994年03期 |
3 |
韩笑宁,于永霞,王淑华,蔡朔;胎鼠室旁核加压素分泌的实验研究[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4 |
韩东日,李光昭,崔尚允;N-氨基-D-门冬氨酸诱导大鼠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和弓状核内c-fos基因表达[J];解剖学杂志;1997年06期 |
5 |
王兰,宋天保,周劲松;不同生殖状态雌性大鼠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内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的变化[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1年01期 |
6 |
邢宝仁,甘晟光,顾勤,夏金辉,郭益明,陈宜张;5-羟色胺对大鼠下丘脑脑薄片室旁核神经元自发电活动的作用[J];生理学报;1990年03期 |
7 |
胡兴昌,张德永;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加压素神经元的生后发育[J];解剖学杂志;1991年04期 |
8 |
姜海英,金清华,李迎军,许东元,金元哲,金秀吉;清醒大鼠室旁核微量注射心房钠尿肽对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的影响[J];生理学报;2005年02期 |
9 |
窦寰宇,蒋吉英,高培福,曹焕军,鞠晓华,刘向平;TNF和bFGF对室旁核神经元树突结构发育的影响[J];潍坊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10 |
张俐,钱国桢;小鼠下丘脑室旁核与第三脑室的相互关系Golgi浸染、免疫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野观察[J];解剖学杂志;1988年02期 |
11 |
李庆明;许志大;;老年大鼠禁水时室旁核加压素样神经元免疫电镜观察[J];解剖学杂志;1993年05期 |
12 |
张国花,金元哲,金秀吉,金正元;蓝斑在室旁核对心血管活动调节中的作用[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1999年03期 |
13 |
刘能保,张敏海,刘少纯,李宏莲,戴晓莉,RBock,周顺长;中国树鼩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催产素能神经元的形态和神经纤维的分布[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14 |
张建福,张咏梅,阎长栋,周秀萍,祁友键;刺激室旁核及加压素对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生理学报;2002年02期 |
15 |
鞠躬,舒斯云;大鼠视上核、室旁核中的含分泌颗粒突起及其突触结构[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85年02期 |
16 |
林元烧,曹文清,曾文德,林爱福;斑节对虾摄食量与生长率的研究[J];台湾海峡;1994年01期 |
17 |
陈文玉,王蕾,欧可群,操高原,张军,马玉琼;大鼠视交叉上核与室旁核的联系──病毒跨神经元顺行追踪研究[J];神经解剖学杂志;1997年01期 |
18 |
冯康,李苏辉,郭学勤;室旁核在刺激中脑防御反应区诱发防御性升压反应中的作用[J];生理学报;1998年05期 |
19 |
杨章武;郑雅友;李正良;何海东;郑养福;蔡英明;;低盐度对方斑东风螺摄食与生长的影响[J];台湾海峡;2006年01期 |
20 |
薛莹;金显仕;赵宪勇;梁振林;李显森;;秋季黄海中南部鱼类群落对饵料生物的摄食量[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