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生物降解进展
【摘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酯交换得到的,或者对苯二甲酸(TPA)先与乙二醇(EG)酯化合成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然后,再进行缩聚反应制得的一种聚酯。近年来,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在工业领域和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耐疲劳性较强,导致其废弃物在自然环境中大量积累,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PET的降解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文章针对近年来PET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微生物降解与酶降解2个方面,重点介绍了酶降解。另外,还对PET生物降解机制进行了阐述,对降解效率的提升也进行了总结,最后,对PET生物降解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
|
|
1 |
徐翠;;海洋微塑料污染及生物降解研究进展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20年02期 |
2 |
左敏;;生物降解膜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试验报告[J];江西农业;2020年12期 |
3 |
;天津大学研发基于混菌体系的高效塑料生物降解系统[J];塑料科技;2017年01期 |
4 |
;中国科学家发现“吃塑料”真菌[J];科学家;2017年07期 |
5 |
彭功勋,刘荣,施建勇;卫生填埋场生物降解沉降的热力学机理及其估算[J];岩土力学;2003年03期 |
6 |
谷庆宝,吴兵,李发生,何绪文,韩梅;可生物降解吸油材料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2年02期 |
7 |
张子鹏,顾利霞;可生物降解聚氨酯[J];化工新型材料;1999年10期 |
8 |
奇货;解密生物降解[J];中国科技信息;2002年10期 |
9 |
李云政,蔡博伟,朱鹤孙,陈福泉;影响塑料生物降解速度因素的研究[J];塑料;1999年01期 |
10 |
;中科院在塑料生物降解领域取得重大突破[J];绿色包装;2017年04期 |
11 |
王宏,叶常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天然水中的生物降解及其颗粒物界面效应[J];环境科学学报;1995年04期 |
12 |
吴省三;化学分散原油的生物降解[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2年03期 |
13 |
李娜;吉莉;张桂香;;除草剂阿特拉津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20年02期 |
14 |
杨尚源;成钢;曾剑;梁志伟;;废水难生物降解与生物抑制毒性分析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5年12期 |
15 |
戎昌第;;“生物降解”和“生物消解”[J];油气田环境保护;1992年03期 |
16 |
时克轩;;能源与环境科普知识系列 生物降解[J];中国石化;2008年02期 |
17 |
许志诚;罗微;洪义国;许玫英;孙国萍;;腐殖质在环境污染物生物降解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06年06期 |
18 |
马雅琳,尹爱君,舒余德;氯代有机化合物生物降解的研究状况及展望[J];中国锰业;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