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成渝城市群城镇化的热岛效应

陈颖锋  王玉宽  傅斌  刘勤  王跚  穆羽  
【摘要】:热岛效应是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之一,科学评价城镇化过程中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对于新型城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成渝城市群位于中国西部,是由成都-重庆2个特大城市,以及14个大、中、小城市组成的城市群,近年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热岛效应日益突出。本研究利用MODIS/Terra卫星2000—2010年的逐月地表温度数据,计算成渝城市群内16个城市城区和城市郊区的平均温度之差,进而分析城市群的热岛效应。结果表明:(1)成渝城市群存在较为明显的四季和昼夜的热岛强度差异;(2)特大城市重庆市和成都市的热岛效应明显强于其他大、中、小型城市,城市群内建成区规模与城市日间热岛强度呈显著的相关性;(3)2000—2010年所有城市的热岛效应呈减弱趋势,10年间热岛强度下降0.3℃。老城区热岛强度10年间平均上升0.21℃,其中日间热岛强度变化较小,夜间热岛强度呈显著上升趋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英宝;江南;;近50a南京市气温和热岛效应变化特征[J];气象科学;2009年01期
2 李建芳;;宝鸡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分析[J];陕西气象;2009年04期
3 张宏利;陈豫;张纳伟锐;孟小绒;胡伟;杨改河;;西安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与城市人口发展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04期
4 朝鲁门;孙建新;;1956—1998年间中纬度近海与内陆城市年气温与热岛效应的变化趋势[J];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12期
5 陈命男;马蔚纯;周立国;郑茂辉;;上海多时段热岛效应的遥感研究[J];灾害学;2010年S1期
6 高峰;;治理热岛效应的新思路[J];上海房地;2010年09期
7 高峰;;治理热岛效应的新思路[J];防灾博览;2010年05期
8 马润年;孙智辉;曹雪梅;刘志超;雷延鹏;;黄土高原山地城市延安的热岛效应[J];气象科学;2011年01期
9 郑敬刚;;许昌市春季热岛效应研究[J];河南科学;2013年05期
10 马佳;;北京诊治热岛[J];共产党员;2009年22期
11 李微;;热岛效应:“发烧的”城市[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23期
12 林志垒;福州市热岛效应动态分析研究[J];东北测绘;2001年01期
13 丁金才,周红妹,叶其欣;从上海市热岛演变看城市绿化的重要意义[J];气象;2002年02期
14 丁金才,张志凯,奚 红,周红妹;上海地区盛夏高温分布和热岛效应的初步研究[J];大气科学;2002年03期
15 张穗,何报寅,杜耘;武汉市城区热岛效应的遥感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5期
16 张红,舒宁,陈宁;遥感用于广州市热岛效应动态分析研究[J];国土资源导刊;2004年05期
17 颜玲;;长沙市热岛效应遥感分析及其防治措施[J];国土资源导刊;2006年03期
18 陈有发;;热岛效应抑制工程[J];防灾博览;2006年05期
19 张尚印;徐祥德;刘长友;胡保昆;;近40年北京地区强热岛事件初步分析[J];高原气象;2006年06期
20 杨英宝;苏伟忠;江南;;南京市热岛效应时空特征的遥感分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高松;苏化敏;葛红卫;张马兵;杨应红;;安庆市热岛效应年际变化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韦寿赛;梁玉春;;北流市热岛效应分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3 武辉芹;;石家庄热岛效应与夏季高温的关系及发展趋势[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但尚铭;吴吉;但玻;仇文侠;许辉熙;;四川盆地中小城市的热岛效应演变趋势初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陈命男;马蔚纯;周立国;郑茂辉;;上海多时段热岛效应的遥感研究[A];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20周年庆典会议研究短文集[C];2009年
6 赖震刚;;基于遥感技术的热岛效应与城市绿地、水体分布关系的探讨[A];地理信息与物联网论坛暨江苏省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周红妹;丁金才;徐一鸣;黄家鑫;;上海中心城区热岛效应与绿化分布关系初步研究[A];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8 周红妹;丁金才;徐一鸣;黄家鑫;杨文悦;方岩;;城市绿化缓解热岛效应动态监测和分析技术[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永春;王军英;;城市化发展与减轻热岛效应的对策[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2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10 张建涛;孟小绒;樊慧丽;王建鹏;刘小英;薛荣;;西安市城区热岛效应现状和改善对策[A];2004年全省气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耀兴;长沙市城区热岛成因及绿地系统缓解热岛效应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沁萍;近20年来中国建成区扩张、建成区植被和热岛效应变化及其人文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舒默;基于MODIS数据的北京近地面气温反演及热岛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程蕊;上海市热环境监测方法及城镇居住区热岛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宋巍巍;基于遥感的热岛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黄金海;杭州市热岛效应与植被覆盖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张穗;武汉市城区冬季热场分布与热岛效应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3年
6 郑敬刚;郑州市热(干、湿、绿)岛效应研究与对策[D];河南农业大学;2004年
7 廖诗家;街区尺度下热岛效应的规划缓解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林哲;城市热场景观格局与热岛效应驱动力分析[D];中山大学;2012年
9 王腾蛟;河谷城市兰州热岛效应的观测与数值模拟[D];兰州大学;2013年
10 李鉴清;基于遥感数据和景观生态理论的合肥市热岛效应动态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军;绿化,让北京这个热岛凉下来[N];北京日报;2001年
2 方芳;城区五个“热岛”正在变凉[N];北京日报;2005年
3 袁文芝 实习生 张芳芳;五大热岛“烧烤”北京[N];科技日报;2004年
4 唐砚玉 高富华 江峰 本报记者 陈四四 郭燕;热岛效应之四川地图[N];四川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台桂花;怎样给北京热岛降温?[N];中国环境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盖东海;超大城市急需破解热岛效应[N];消费日报;2010年
7 龙会琴;热岛效应呼唤“绿岛”[N];西藏日报(汉);2011年
8 方芳;三年内重点绿化十大热岛[N];北京日报;2005年
9 王丽娟;城市高温拷问热岛效应[N];中国改革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薛冬 本报通讯员 吴保平;热岛效应为京城增温几何[N];光明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