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内蒙古乌海民航机场鸟类多样性与鸟撞防范

李敏  杨贵生  邢璞  吴树楠  陈文婧  
【摘要】:为了开展鸟撞预防工作、减少鸟撞事故的发生,2009年8月—2010年7月,每月对乌海民航机场及其周围7种生境的鸟类进行调查,并分析了鸟类多样性指数。共记录到鸟类106种,隶属于16目37科,其中繁殖鸟78种,非繁殖鸟28种。依据重要值,并结合鸟类的分布系数和集群行为以及是否穿越跑道及跑道上空等因素,将调查记录到的106种鸟类划分为严重危险、很危险、较危险和一般危险4个等级。根据调查资料和吸引鸟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分析,提出了乌海机场鸟撞防范对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昕;;生态学漫谈[J];文学教育(上);2011年08期
2 唐黎黎;;生态学视角中的生物学理论课生态因子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8期
3 王迪;陈丕茂;马媛;;钦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J];生态学报;2011年16期
4 李鹏翔;;植物传递信息的秘笈[J];林业与生态;2011年08期
5 ;地球上共有874万个生物物种[J];科技传播;2011年17期
6 武素功;;与蚂蚁共生的蕨类植物[J];自然杂志;2011年04期
7 ;蘭州大學生命科学学院欢迎你[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11年08期
8 吴雨霖;;一个没有蚊子的世界[J];飞碟探索;2011年03期
9 向左甫;梁文斌;覃健庸;;《普通生物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30期
10 ;《生态环境学报》征稿简则[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05期
11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欢迎你[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11年07期
12 茅青;;欧洲人开始学吃昆虫 人类要靠虫子来拯救地球?[J];环境与生活;2011年Z1期
13 黄怡;;新一代水族馆呈现海底之旅[J];黄金时代;2009年09期
14 杨元武;王根轩;李希来;周华坤;;植物密度调控及其对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1年08期
15 李涛;瞿学建;马小春;郭俊峰;于晓平;;咸阳国际机场鸟撞事件评估及预防对策[J];野生动物;2011年04期
16 郝莹;宋洁;;深情一片向海洋——记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微)生物科学战略研究所科研团队[J];科学中国人;2011年15期
17 李东明;李圣轩;吴跃峰;;应变稳态:稳态理论的完善[J];生物学通报;2011年06期
18 董元火;王青锋;;中国濒危水生蕨类植物研究进展[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年04期
19 翟中和;面向21世纪的生命科学呼唤生物科学教学的改革[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4年06期
20 王振兴;;国内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J];绿色科技;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华;;序言[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2 郑景明;刘晓东;郝建清;李泳池;;理科基地的生态学双语教学经验和设想[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祖望;;对我国生态学在本世纪初(2000-2010)发展的几点建议[A];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0年
4 高振寰;;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策略及可行性[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陶立奎;杨杰;侯名根;陈晓虹;;阔褶水蛙繁殖行为的初步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暨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荣冠;江锦祥;;大亚湾核电站邻近埔渔洲红树林区软体动物生态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7 蒋有绪;;论21世纪生态学的新使命—演绎生态系统在地球表面系统过程中的作用[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8 张社尧;;完善学会生态——广东省生态学会26年改革经验与体会[A];2007广东省学会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晋光;;徐霞客的生态学成就论略[A];徐霞客与中国旅游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张大勇;;理论生态学的过去、现在与将来[A];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勇;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海洋线虫分类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张培玉;渤海湾近岸海域底栖动物生态学与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范小华;三峡库区河岸带复合生态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杨永;中国麻黄属植物的分类—兼论麻黄属的演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2年
5 杨文忠;滇西北基于民族文化的自然保护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6 杨燕辉;中国典型海域超微型生物生态学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0年
7 高天刚;毛冠菊属的系统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年
8 赵勇;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解析不同处理状况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9 梁仁君;物种对资源竞争的动力机制及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礼攀;哀牢山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木质物残体的贮量、组成和生态学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振远;红树林对鱼类的吸引及能量标签技术在红树林生态系统能流研究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7年
2 周红;间斑寇蛛粗毒的采集、生物活性分析和蛋白质组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相瑞;青岛近岸水体周丛生原生动物的形态分类学和生态学[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4 张茜;南海北部陆坡地区晚更新世深海冷泉双壳类动物群落及其生态环境的讨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代仁海;潮间带底栖纤毛虫分类学及生态学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周蕊;洋虫生物生态学特性及营养价值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赵继艳;广东、广西鳄蜥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雪梅;锯角豆芫菁与毛胫豆芫菁的生物学及人工饲养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9 杨卫诚;广西大岩洞、岩头2号洞洞穴动物的生态学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霄剑;一类具有无穷时滞微分系统的周期解及污染环境中种群的生存与绝灭[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木;生态学知识真得来次大普及[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2 杜宇;植物“黑客”袭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3 著名文艺理论家、中国生态文艺学和生态批评的代表性学者、苏州大学生态批评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鲁枢元;让荒野进驻心灵[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4 李津军;人类必须控制越来越高的身材[N];科技日报;2001年
5 徐汝梅 陈洁君;集合种群生态学[N];科技日报;2001年
6 记者 王翰林;杏黄兜兰首次成功回归自然[N];科技日报;2007年
7 木子磊;吴征镒——为中国的一草一木建立“户口本”[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记者 林渊;张新时院士黄河讲坛解析生态保育带[N];黄河报;2010年
9 马爱平;扎根在“水泥丛林”之中[N];科技日报;2008年
10 记者 王亚芸 朱玉春 实习生 刘雪颖;新疆野生脊椎动物物种增加[N];新疆日报(汉);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