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气候变化下辽宁省春玉米水热时空特征及干旱风险

曹永强  冯兴兴  李玲慧  路洁  
【摘要】:探究辽宁省春玉米各生育期内的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干旱风险,能够为宜农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增强玉米种植气候适应能力。基于辽宁省19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数据及玉米生育期数据,利用度日指标、显著性检验、干燥度指数及地理信息技术分析1970—2018年5个年代际玉米全育期生长度日(GDD)、高温度日(HDD)、降水量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显示:(1)春玉米GDD整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年代际间GDD在苗期、成熟期及全育期存在显著差异;从2000年开始,高值区向朝阳、鞍山等地集中。(2)2000—2018年春玉米全育期HDD增长趋势明显,尤其在抽穗期;空间上以朝阳为中心的辽西北地区高值区变化范围明显。(3)春玉米降水量在拔节期、抽穗期及成熟期年际变化大,波动性强;以中部地区变化最为明显,且1990—1999年降水量分布变化较大。(4)辽宁省春玉米全育期干燥度指数在不同年代际存在差异,从干燥度指数与GDD、HDD及降水量的聚合分析看,HDD的升高和降水量的减少引发干旱的风险性较高。(5)虽辽宁省春玉米全育期的热量资源增加,但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未来极端高温和农业干旱的风险将有所提升,因此,下一步应针对农业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影响等开展分区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5条
1 李晶,赵春雨,王震,李刚;辽宁40年温度变化对玉米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J];辽宁气象;2001年02期
2 车向军;任继帮;路学勤;杜军;田蕴雅;赵洁;;黄土高原庆阳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中国农学通报;2020年03期
3 刘中丽;1999年北京地区玉米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J];北京农业科学;2000年02期
4 焦文慧;张勃;崔艳强;邢立亭;黄浩;王晓丹;;近57年松嫩平原春玉米生育期干旱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0年06期
5 罗那那;巴特尔·巴克;薛亚荣;康丽娟;王孟辉;;塔城市近53年玉米生育期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年04期
6 夏莹;王俊;张连霞;李莉;李亚芬;;2016年通辽市春玉米生育期气候影响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年23期
7 张玉芳;吴冰洁;郭斌;;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省玉米生育期农业气候资源变化趋势[J];西南农业学报;2020年09期
8 费晓玲,张平兰,韩永翔;1999年玉米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J];甘肃气象;2000年01期
9 淮贺举;孙宁;史磊刚;李奇峰;胡海棠;陶欢;李存军;;东北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内气候资源变化特征[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0年01期
10 张祖光;郝卫平;李昊儒;毛丽丽;高翔;;山西省春玉米生育期干旱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5年06期
11 孔凡磊;谢孟林;查丽;朱敏;郭萍;曹跃强;袁继超;;川中丘陵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春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以遂宁为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年06期
12 李红梅;范建忠;;关中夏玉米生育期气象干旱特征分析[J];陕西气象;2015年04期
13 杨森;李会云;寇艳玲;李红伟;贾双杰;赵国强;江艳平;杨青华;邵瑞鑫;;1982—2012年河南省夏玉米生育期降水量时空变化格局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9年01期
14 梁桂花;刘思维;蔡霞;赵钰;谢鹏程;;气候变化对吉林永吉水稻主要发育期及产量的影响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19年04期
15 ;气候变化带来的6类疾病[J];环保科技;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玉秀;蒋姗姗;周福然;温舟;白雪;史虹婷;胡明;张翠艳;;1981-2010年锦州地区玉米生育期气象因子变化及其与气象产量的关系[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6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C];2018年
2 张建平;王春乙;杨晓光;赵艳霞;王靖;;近26a来东北三省玉米生育期内需水量时空分布特征[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范兰;;黄河流域主要支流土壤侵蚀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任丽梅;王刚;郭丽红;;浅谈梅河口市近五十年的气候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任业萌;;浅谈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A];202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20年
6 ;疫情之外,我们可能还要担心最热十年的气候变化[A];清研智库系列研究报告(2020年第4期)[C];2020年
7 谢德豪;黄康有;孙倩文;;罗霄山脉中段地区MIS3以来碳同位素组成与气候变化[A];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十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8 张军;黄小忠;王宗礼;;祁连山西段天鹅湖近3500年以来孢粉组合指示的气候变化[A];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十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9 默罕·穆那辛何;;直面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的挑战: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的应用[A];北京论坛(2004-2015)主旨报告与特邀报告集[C];2016年
10 ;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中国经济学家的建议 中国经济50人论坛课题组 第六章 制度安排[A];Toward a Low-Carbon Development: China and the World[C];2010年
11 胡鞍钢;管清友;;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四大可行性[A];国情报告(第十一卷 2008年(上))[C];2012年
12 张海滨;;应对气候变化:中美能合作吗?[A];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08(总第1 期))[C];2008年
13 丁金光;;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与中国的贡献[A];公共外交季刊(2016年第1期 春季号)[C];2016年
14 张焕波;;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趋势与分析[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5~2016)[C];2016年
15 黄永富;;中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关系前景及对策[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5~2016)[C];2016年
16 邱昱桦;;陨击天文事件与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A];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年
17 ;皮尤报告:民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有共识也有差异[A];科学媒介中心2015年推送文章合集(下)[C];2016年
18 ;专家点评巴黎气候峰会最终协议草案[A];科学媒介中心2015年推送文章合集(下)[C];2016年
19 师莉红;赵丽平;;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考核评估管理系统开发[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5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C];2016年
20 张中平;王景云;贾天山;黄向荣;;试析地方政府气候变化治理责任的重构[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5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C];201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NGARUKIYIMANA Jean Paul;卢旺达旱涝和气温的气候变化及其与疟疾活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2 张振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近现代气候变化及环境响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3 吴金甲;中国居民气候变化认知理论与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4 杨轩;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作物生产系统产量、水分利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9年
5 阮红燕;气候变化对广西甘蔗生产潜力影响的模拟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6 王璟珉;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李洪利;区域气候变化对太湖主要生态指标影响的分析和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8 WALAIPORN LAOSUKSRI(刘芳芳);林区村庄气候变化的适应策略[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9 毛锐;应对气候变化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10 傅聪;欧盟应对气候变化治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11 马冲;气候变化对浙江省典型流域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12 许浩;珠穆朗玛峰东绒布冰芯离子记录的过去1000a气候变化[D];南京大学;2017年
13 Muhammad Luqman;[D];山东大学;2017年
14 孙红杰;能源系统转型对减缓气候变化设定目标的响应及模拟分析[D];兰州大学;2020年
15 郑盛华;松嫩平原干旱特征及对春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16 刘洋;全球气候变化对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社会经济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7 张亮;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根-冠协同关系及其调控[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年
18 张秀琴;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19 刘炳涛;明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变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0 吕硕;气候变化对吉林梨树县春玉米的影响及品种适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鸣钰;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玉米产量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20年
2 孙扬越;气候变化对河南省夏玉米气候资源及产量影响的评估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
3 李源;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杨凌农业区水热输送模拟研究[D];北京大学;2014年
4 解志佳;哈尔滨市呼兰区近41年玉米生育期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5 涂天菊;重庆市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9年
6 郭文静;内蒙古牧区牧民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与适应性行为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年
7 沈振乾;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淠河上游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识别[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年
8 罗立伟;我国适应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D];福州大学;2018年
9 袁锋;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10 王子帅;气候变化问题中的大国博弈与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11 常博;气候变化媒介信息框架对公众风险感知及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12 刘兴钰;近20年重庆气候变化及NDVI的响应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年
13 张萌;全球1.5℃和2℃温升目标下东亚-中亚地区的气候变化[D];兰州大学;2019年
14 刘鹏伟;气候变异与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果农生计脆弱性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15 常丽博;少数民族农村社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16 李宇星;中国东北地区土壤冻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9年
17 杜婷;近30年来西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9年
18 王刘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洮河流域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19 薛明媚;奥巴马政府以来美国—东盟气候变化合作中美国的角色转变分析[D];外交学院;2019年
20 曾莹;中国与欧盟的气候变化合作:挑战与前景[D];外交学院;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鲁捷;气候变化使法国葡萄收获季节提前[N];中国科学报;2016年
2 王晓真 编译;气候变化导致野火风险增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3 吕小羽 编译;气候变化会让西伯利亚更宜居吗[N];中国科学报;2019年
4 张晶星 吴班;发达国家应积极履责[N];中国化工报;2015年
5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美国候选人 克里斯·菲尔德;气候变化:从科学到解决方案[N];经济观察报;2015年
6 本报记者 潘锋;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N];科学时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王卉;过去2000年:人类活动是否影响气候变化?[N];科学时报;2011年
8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王元丰;频发灾害为应对气候变化敲响警钟[N];科学时报;2011年
9 赵路;气候变化已然危害全球农业生产[N];科学时报;2011年
10 记者 潘锋;国际气候变化大会在京召开[N];科学时报;2011年
11 记者 王静;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发布[N];科学时报;2011年
12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 杜祥琬;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科学性[N];科学时报;2011年
13 本报记者 张行勇;气候变化原因须继续探究[N];科学时报;2011年
14 本报记者 赵益普 姜宣 姜波 李晓骁;应对气候变化离不开国际合作[N];人民日报;2020年
15 本报记者 陆琦;“应对气候变化从我做起”[N];中国科学报;2014年
16 赵熙熙;气候变化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N];中国科学报;2014年
17 本报见习记者 王珊;气候变化催生增长机遇[N];中国科学报;2014年
18 记者 唐志强;联合国今年第二轮气候谈判落幕[N];中国科学报;2014年
19 记者 潘希;专家呼吁科学应对气候变化[N];中国科学报;2014年
20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杜祥琬;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发展的意义[N];中国科学报;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