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胁迫下6种木兰科植物的生理响应及抗寒相关基因差异表达
【摘要】:分析了6种木兰科植物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寒相关调控基因HSP90和WRKY33的差异表达,为木兰科植物抗寒机理的研究和抗寒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6种木兰科植物的低温LT50在-10.64—-22.06℃,从高到低依次为红花深山含笑、峨眉含笑、杂交含笑、阔瓣含笑、六瓣含笑和乐东拟单性木兰;低温过程中,6种木兰科植物叶片可溶性蛋白(SP)、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SS)和丙二醛含量(MDA)则不断积累;筛选出REC、MDA、SP、SS和Pro作为6种木兰科植物抗寒性评价的关键指标;聚类分析将6种木兰科植物在抗寒性能上分为强、中、弱三类,分别为乐东拟单性木兰和六瓣含笑,阔瓣含笑、杂交含笑和峨眉含笑,以及红花深山含笑。对HSP90、WRKY33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表明,2个基因在6种木兰科植物中的相对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临近各树种LT 50时,2个基因的表达被强烈抑制且后期表达量不可逆。0℃时,2个基因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5℃时,2个基因开始被激活,表达量增加;-10℃时,HSP90、WRKY33基因在红花深山含笑叶片中的表达量较-5℃时分别下调了0.76倍和0.68倍,而在其他5个树种中的表达被进一步激活;-15℃时,HSP90和WRKY33基因在抗寒性中等的阔瓣含笑、杂交含笑、峨眉含笑中亦被强烈抑制,较-10℃时分别下调了0.38倍、0.33倍、0.32倍和0.71倍、0.72倍、0.74倍,在抗寒性强的乐东拟单性木兰和六瓣含笑中的表达被进一步激活;-20℃以后,2个基因在6个树种中的表达均被强烈抑制,但在抗寒性最强的乐东拟单性木兰中的表达量仍高于其他5个树种。抗寒基因的激活与表达是影响植物抗寒性的重要因素,抗寒性不同的树种对低温的应答机制明显不同。抗寒性越强的树种越能快速启动低温应答机制,激活抗寒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整生理生化活动以抵御和适应冷应力。不抗寒树种中抗寒基因的表达则受到抑制,降低了其对低温逆境的耐受能力。
|
|
|
|
1 |
李达孝,杨绍诚,税希特;云南木兰科植物物种资源及其种质库的研究[J];生物多样性;1995年04期 |
2 |
常虹;李雅丽;路丹桂;柳涛;吴晓湲;;中国木兰科植物的空间分布研究[J];南方农机;2019年04期 |
3 |
高柱;王小玲;唐军荣;辛培尧;赵晓洁;李伟;余发新;;我国木兰科植物组培快繁研究进展[J];江西科学;2013年01期 |
4 |
杨成华;周家维;姜运力;冯育才;;贵州原生木兰科植物种类[J];贵州林业科技;2010年02期 |
5 |
邓传远,潘东明,赖钟雄;福建木兰科植物资源及其观赏特性研究[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5年01期 |
6 |
孙卫邦,周俊;中国木兰科植物分属的新建议[J];云南植物研究;2004年02期 |
7 |
宋晓凯,吴立军,屠鹏飞;近五年木兰科植物生物活性研究及应用进展[J];中草药;2002年10期 |
8 |
王献溥,蒋高明;中国木兰科植物受威胁的状况及其保护措施[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1年04期 |
9 |
陈万利,曾庆文;木兰科植物的嫁接繁殖[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8年01期 |
10 |
彭春良,夏晓敏,颜立红,曾志新,邹建文;湖南木兰科植物分类及地理学分析[J];中南林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
11 |
林祁,曾庆文;湖南木兰科植物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12 |
陈涛,张宏达;木兰科植物地理学分析[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6年02期 |
13 |
刘玉壶,周仁章,曾庆文;木兰科植物及其珍稀濒危种类的迁地保护[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7年02期 |
14 |
姜景民,盛能荣;试论我国木兰科植物濒危现状及其保护利用[J];浙江林业科技;1997年05期 |
15 |
周仁章;;全国最大的木兰科植物园[J];植物杂志;1990年04期 |
16 |
陈瑞阳,张玮,武全安;云南部分木兰科植物染色体数目报道[J];云南植物研究;1989年02期 |
17 |
岳杨;;云南——木兰科植物的家乡[J];云南林业;1989年03期 |
18 |
张维珍;;木兰科植物的基因库[J];大自然;198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