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自然湿地土壤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多样性的分子检测

佘晨兴  仝川  
【摘要】: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是介导自然湿地甲烷循环的重要功能菌群。开展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多样性的检测研究有助于揭示微生物介导的甲烷循环以及自然湿地甲烷排放的时空异质性。传统基于培养的检测方法已被证实无法充分描述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的多样性,而分子检测方法为自然湿地土壤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的多样性检测提供了一种更准确和科学的工具。综述了自然湿地土壤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的定性和定量分子检测方法,包括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PCR),重点分析了分子检测中两类重要的标记基因,总结了不同类型自然湿地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群落多样性的最新成果,提出了我国在该领域今后应深入研究探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辉;;产甲烷菌分离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现代农村科技;2011年15期
2 陈璟;丁彦蕊;须文波;;产甲烷常温菌和嗜热菌代谢网络特征的比较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1年06期
3 毛胜勇;苏勇;杨翠凤;朱伟云;;仔猪结肠中产甲烷菌群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J];微生物学报;2011年10期
4 陈璟;丁彦蕊;须文波;;产甲烷常温古细菌和嗜热古细菌代谢网络拓扑结构与功能间的关联性研究[J];生命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5 倪永清;史学伟;郑晓吉;顾燕玲;徐宇丽;程国栋;;冻土甲烷循环微生物群落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报;2011年13期
6 丁霞;彭晓珏;闵航;杨卫军;;嗜热自养甲烷杆菌的抗逆分子机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1年03期
7 史宏伟;邹德勋;左剑恶;朱保宁;刘研萍;李秀金;;原料差异对厌氧消化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8期
8 于丽波;姜丽晶;汤熙翔;;海岸带沉积物环境中甲烷代谢菌的富集培养及混合菌群分析[J];台湾海峡;2011年03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宋素琴;张志东;顾美英;房世杰;;低温产甲烷菌的研究现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崔中利;王英;滕齐辉;张斌;曹慧;;淹水和旱作稻田土壤中产甲烷菌的多样性分异[A];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文哲;公维佳;;固体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反应器微生物载体选择研究[A];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新农村、新能源、新产业论坛生物质开发与利用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迟光宇;陈欣;史奕;郑太辉;;土壤Fe(Ⅲ)异化还原的环境效益[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峰;萨仁高娃;马学恩;;深海沉积物古菌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成艳芬;毛胜勇;MK Theodorou;朱伟云;;厌氧真菌活力及传代频率对真菌与产甲烷菌共培养液代谢与菌群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杨金龙;潘康成;程安春;王振华;;瘤胃厌氧真菌的研究进展[A];第三届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嫣秋;瘤胃产甲烷菌定量检测与微生物菌群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裴彩霞;晋南牛和山羊瘤胃产甲烷菌多样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3 王新峰;绞股蓝皂甙对山羊瘤胃菌群及微生物发酵特性和甲烷产量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4 张腊梅;肥料农药和重金属对紫色水稻土微生物特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7年
5 丁霞;嗜热自养甲烷杆菌的分离纯化和二硫键异构酶(MTH1745)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黄爱群;氯酚/硝基苯厌氧降解体系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7 沙晨燕;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彦胜;mcrA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分析沼气池产甲烷菌多样性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张燕鸿;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肠道共生古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梅建凤;台湾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肠道生态系微生物学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刘晓凤;一株嗜盐产甲烷菌的分离、生物学特性、系统发育分析及产甲烷活性污泥利用CO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王英;淹水和旱作稻田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6 丁学智;单宁酸对瘤胃发酵特性及甲烷产量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7 刘然;厌氧折流板反应器酸化及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冯一潇;油藏发酵细菌的鉴定及石油烃厌氧生物代谢机理初探[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9 赵焱;ABR系统微生物群落的SSCP基因指纹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姚守平;若尔盖高原花湖湖滨湿地甲烷排放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刘洪宇;古菌:严酷环境VS极端生命[N];辽宁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