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草内生真菌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近20a以来在禾草内生真菌生物碱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已发现至少4大类10余种生物碱与内生真菌有关。各类生物碱中典型代表物的分子结构已完全清楚,部分内生真菌在离体条件下可产生除黑麦草碱外的生物碱,但产碱量较其在植物体中所产生的低很多,可相差150余倍之多。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美国、新西兰等国在波胺、麦角碱和loline的生物合成途径方面已有了初步的进展,对个别具有重要功能基因以及其所编码的酶已有了深入研究。各种生物碱的致毒机理尚未完全清楚,除饱和吡咯化合物为新陈代谢类毒素和神经性毒素外,其余3类生物碱均为神经性毒素。生物碱可增加禾草对40余种害虫的抗性,并可增加对某些线虫和病害的抗性。诸多因素均可影响寄主植株中生物碱的种类和浓度,包括寄主植株:种群和生态型,植物品种和基因型,植株的部位和生长期;环境:气候因素,土壤养分,季节和年度变化;内生真菌菌株和草地管理利用方式等。用于生物碱检测的主要方法为预分离检测法和直接检测法,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其分离能力强、选择性高、测定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可在室温下进行,应用范围极广的优点而广泛应用。目前,国际关于禾草内生真菌生物碱研究的重点包括创造不含对家畜有毒素的有益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开展基因工程研究以及合理利用生物碱,使其成为新一代的“生物农药”。
|
|
|
|
1 |
马养民;冯成亮;;植物内生真菌生物碱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9年08期 |
2 |
周芳,高玉葆;内生真菌-禾草共生体内生物碱的种类及其生理生态作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年06期 |
3 |
魏宇昆;高玉葆;;禾草内生真菌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共生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2008年02期 |
4 |
周芳,高玉葆,马文江;缺磷对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生长和根中酚含量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年04期 |
5 |
任安芝,高玉葆;渗透胁迫下内生真菌感染对黑麦草幼苗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3年11期 |
6 |
南志标,李春杰;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在草地农业系统中的作用[J];生态学报;2004年03期 |
7 |
任安芝,高玉葆;禾草类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04年02期 |
8 |
姜广策,林永成,周世宁,L.L.P.VRIJMOED,E.B.G.JONES;中国南海红树内生真菌No.1403次级代谢物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
9 |
吴雄宇,李曼玲,胡谷平,林永成,VRIJMOED L.L.P.;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2508代谢物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10 |
李雪玲;八角莲植株地下茎内生真菌的分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11 |
任安芝,高玉葆,高文生;内生真菌侵染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渗透胁迫抗性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2年04期 |
12 |
王宇,郭良栋;内生真菌EPICOCCUM NIGRUM的形态与分子鉴定(英文)[J];菌物学报;2004年04期 |
13 |
邱德有,黄美娟,方晓华,朱澂,朱至清;一种云南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J];菌物系统;1994年04期 |
14 |
马天有,董兆麟;从植物分离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15 |
于能江,郭顺星;植物一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Ⅰ)[J];中草药;2000年12期 |
16 |
曹理想,田新莉,周世宁;香蕉内生真菌、放线菌类群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17 |
霍娟,陈双林;杜仲内生真菌抗氧化活性[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4年03期 |
18 |
陈建华,臧巩固,李育君,赵立宁;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筛选研究[J];中国麻业;2002年05期 |
19 |
彭小伟,杨丽源,陈有为,李绍兰,周斌,李治滢;黄花夹竹桃内生真菌抗病原细菌的初步研究[J];菌物研究;2003年01期 |
20 |
陈立军,孙广宇,张荣,郭井泉;油菜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