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官司河流域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含量及动态变化
【摘要】:对绵阳官司河流域代表性森林——桤柏混交林、柏木纯林、松栎混交林和松柏混交林的凋落物量、组成特征和季节动态变化及其凋落物中N、P、K含量进行了定位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其年均凋落物量分别为4.229(3.732~4.828)、5.133(4.215~6.545)、5.701(5.133~6.642)·thm-2和5.351(4.762~5.854)t·hm-2;叶、枝、花果、松皮和杂物的比例分别为72.1∶8.9∶11.9∶0∶7·1、75.4∶9.0∶9.0∶0∶6.5、79.7∶11.0∶6.3∶0.5∶2.4和60.4∶9.5∶16.0∶7.5∶6.5;灌木凋落量分别占总凋落量的16.4%、1.5%、9·5%和12.1%;凋落物的年变化规律为:桤柏混交林和柏木林主要集中在生长季,松柏混交林为双峰型,出现在生长季早期和休眠期,松栎混交林为单峰型,为12月份;凋落物中N、P、K元素含量以N素最高,其次是K素,P素最少,N、P、K总量分别为62·702、70.596、79.228kg·hm-·2a-1和80.011kg·hm-·2a-1。
|
|
|
|
1 |
蒋有绪;川西亚高山冷杉林枯枝落叶层的群落学作用[J];植物生态学报;1981年02期 |
2 |
李月树,祝廷成;羊草种群地上部生物量形成规律的探讨[J];植物生态学报;1983年04期 |
3 |
卢俊培,刘其汉;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凋落物研究初报[J];植物生态学报;1988年02期 |
4 |
廖崇惠,陈茂乾;小良人工阔叶混交林中白蚁对枯枝落叶的消耗作用[J];生态学报;1990年02期 |
5 |
温远光,韦盛章,秦武明;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动态及其与气候因素的相关分析[J];生态学报;1990年04期 |
6 |
吴志东,彭福泉,车玉萍,尹瑞龄,顾希贤,吴幼媚;我国南亚热带几种人工林的生物物质循环特点及其对土壤的影响[J];土壤学报;1990年03期 |
7 |
林鹏,卢昌义,王恭礼,陈焕雄;海南岛河港海莲红树林凋落物动态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0年01期 |
8 |
郑征;刘伦辉;和爱军;荆桂芬;;西双版纳湿性季节雨林凋落物和叶虫食量研究[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90年07期 |
9 |
赵其国,王明珠,何园球;我国热带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及其对土壤的影响[J];土壤;1991年01期 |
10 |
张柏林;剌槐人工林林地凋落物量和林下植物生物量与立地因素间相关关系的研究[J];生态学杂志;199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