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农户认知调查——以安塞县为例
【摘要】:以安塞县退耕还林(草)试点工作为对象,以参与性农村评估(ParticipatoryRuralAppraisal,PRA)为调查方法,就农户对退耕还林(草)的认识、接受、期望以及退耕对农户家庭的影响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政策宣传不足、补助力度不大、政策灵活性低、技术指导乏力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其中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对退耕还林(草)的技术指导对退耕还林(草)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
|
|
|
1 |
彭珂珊;中国西部退耕还林(草)面临的新问题再思考[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
2 |
张力小,何英;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草)的政策有效性评析[J];林业科学;2002年01期 |
3 |
刘润萍;对甘肃退耕还林(草)与粮食可持续生产的认识[J];甘肃科技;2004年06期 |
4 |
杨根生,董光荣,曲耀光,张景光,伍光和;关于宁、蒙、陕农牧交错带重点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情况与建议[J];中国沙漠;2002年05期 |
5 |
彭珂珊;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草)与生态系统功能调控[J];贵州林业科技;2003年02期 |
6 |
史清华,陈爱兰;陕西省退耕还林(草)现状、问题及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02年04期 |
7 |
王飞,李锐,温仲明;退耕工程生态环境效益发挥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安塞县退耕还林(草)试点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02年03期 |
8 |
支玲,刘俊昌,华春;退耕还林(草)的含义与实施基础的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02年06期 |
9 |
温仲明,王飞,李锐;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农户认知调查——以安塞县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03年03期 |
10 |
柴发熹;关注生态环境建设搞好甘肃的退耕还林(草)工程[J];林业经济问题;2003年02期 |
11 |
彭珂珊;西部山青水绿 重在退耕还林(草)[J];林业调查规划;2001年03期 |
12 |
彭珂珊;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的基本思路[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0年02期 |
13 |
彭珂珊;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的基本思路[J];四川林勘设计;2000年01期 |
14 |
丁莉,黄长艳,张世平,郑胜华;恩施市退耕还林(草)状况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15 |
沈奎,杨成寿,陶雅琴,赵昀;彭家寨火烧沟退耕还林(草)工程造林模式试验初报[J];青海农林科技;2002年S1期 |
16 |
侯新春,谭敬,邢桂春;论内蒙古黄河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草)的措施[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0年04期 |
17 |
王海,卢彩花;青海省退耕还林(草)工作中有关技术问题探讨[J];青海草业;2000年04期 |
18 |
付广军;西部退耕还林(草)现状分析及税收对策[J];林业经济问题;2004年03期 |
19 |
禹贵莲;对当前实施退耕还林(草)的几点思考[J];甘肃林业科技;2000年03期 |
20 |
云林强,潘玉华,赵青;关于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有关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1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