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微信使用影响幸福感:主观社会支持与控制点的作用——基于2019年全国居民媒介接触与使用的实证调查

杨颖兮  喻国明  
【摘要】: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但关于微信使用对于幸福感的影响,尚无针对全国性样本的讨论。本文基于4631份问卷调查的数据,考察了主观社会支持与控制点在微信使用对幸福感的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结果显示:(1)微信使用与幸福感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2)主观社会支持在微信使用与幸福感之间起到了遮掩作用,微信使用对幸福感的直接效应显著为负,微信使用通过主观社会支持对幸福感的间接效应显著为正;(3)控制点在微信使用与主观社会支持之间起调节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刘瑛;孙阳;;弱势群体网络虚拟社区的社会支持研究——以乙肝论坛“肝胆相照”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02期
2 涂炯;周惠容;;移动传播时代社会支持的重构:以抖音平台癌症青年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9年11期
3 陈志勇;丘文福;叶一舵;;社交媒体上的自我表现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4 常李艳;华薇娜;刘婧;王雪芬;潘雪莲;;社交网站(SNS)中在线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现代情报;2019年05期
5 贺艳;郑佳佳;;真实综艺秀: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的新途径——以韩国综艺节目为例[J];东南传播;2019年07期
6 潘曙雅;邱月玲;;移动端网络健康互助群组的参与度对成员感知社会支持和抑郁程度的影响研究——以癫痫病症QQ群为例[J];国际新闻界;2019年02期
7 左习习;江晓军;;社会支持网络研究的文献综述[J];中国信息界;2010年06期
8 胡雪瑾;;论传播社会支持理论渊源与重构[J];中国出版;2016年12期
9 王春娅;苗世通;赵娜;;在线社会支持对媒体超载负面效应的缓冲机制研究[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0年03期
10 王佳;;社会化媒体对社会资本的影响——基于城市弱势群体的实证研究[J];东南传播;2015年05期
11 汪伟;;媒体记者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新闻界;2013年16期
12 曾来海;陈丹英;;大众传媒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信息援助[J];声屏世界;2009年01期
13 董晨宇;张恬;;反思“孤独社交”:社交媒体真的让我们更加疏离吗[J];新闻与写作;2019年06期
14 刘建国;陈婧;;社会网络视域下的艾滋病传播路径与预防机制研究——基于知乎问答的经验分析[J];西北人口;2019年06期
15 冯铭钰;;年轻人喜欢在朋友圈传播“丧文化”的心理机制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01期
16 张铮;于伯坤;李府桂;王可欣;周明洁;;微信运动使用对健康行为的影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J];新闻界;2017年06期
17 袁力;七十三;;内蒙古新闻记者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调查与分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8 丘文福;魏灵真;陈志勇;;网络社会支持和综合幸福感的现状与差异比较——以“95后大学生”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呈现为对象[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06期
19 魏明侠;张爽;;社交商务研究述评及展望[J];现代情报;201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艺昕;初产妇的在线交往与社会支持[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年
2 赵迪;PLWHA群体的网络社会支持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3 潘锐;虚拟社区中的社会支持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4 廖丽旋;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的互动过程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5 王霞;网络社会支持的互动过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余歌;虚拟社区中艾滋病患者的网络社会支持互动过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7 李悦;基于人际传播视角下的产妇及其配偶社会支持落差研究[D];暨南大学;2017年
8 蔡丹丰;新闻记者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红玲;新闻记者职业倦怠的调查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郭帅;癌症患者的微博使用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