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和GIS的崇明县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摘要】:崇明地区近20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干扰越来越显著,势必会影响到该地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但至今还没有一个专门针对整个崇明地区生态系统健康进行的研究,根据1989年、2001年、2008年崇明地区遥感图像及统计数据,建立"压力-状态-响应"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并以崇明县各乡镇行政区划为评价单元,进行生态系统健康的综合评价,以此反映崇明县近20年来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时空变化情况,为崇明地区制定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崇明地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在1989年至2001年间有较明显下降,评价等级变差的区域占总面积的18.93%,而从2001年至2008年,则基本保持稳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城市化、耕地开发和滩涂围垦。后期由于崇明县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使健康状况保持稳定;(2)崇明北部及东部,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好,评价等级保持在二级(较好),中南部状况较差,有较大面积的四级单元(较差),其原因在于较大的建筑用地面积和大量散布在区域内的居民点导致景观的破碎化。
|
|
|
|
1 |
侯扶江;徐磊;;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历史与现状[J];草业学报;2009年06期 |
2 |
吴刚,韩青海,蓝盛芳;生态系统健康学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土壤与环境;1999年01期 |
3 |
袁兴中;略论环保新热点——生态系统健康[J];上海环境科学;2000年07期 |
4 |
袁兴中,刘红;景观健康及其评价初探[J];环境导报;2000年05期 |
5 |
任海,邬建国,彭少麟;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估[J];热带地理;2000年04期 |
6 |
欧阳毅,桂发亮;浅议生态系统健康诊断数学模型的建立[J];水土保持研究;2000年03期 |
7 |
刘红;管理景观中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新疆环境保护;2000年04期 |
8 |
马克明,孔红梅,关文彬,傅伯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与方向[J];生态学报;2001年12期 |
9 |
凌青根;生态系统健康与服务功能[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10 |
袁兴中,刘红,陆健健;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概念构架与指标选择[J];应用生态学报;2001年04期 |
11 |
杨华珂,许振文,张林波;生态系统健康概念辨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12 |
孔红梅,赵景柱,马克明,张 萍,姬兰柱,邓红兵,陆兆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初探[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04期 |
13 |
;社会与环境[J];环境科学文摘;2002年04期 |
14 |
刘建军,王文杰,李春来;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02年01期 |
15 |
肖风劲,欧阳华,牛海山;生态系统健康与相关概念的逻辑关系[J];生态学杂志;2003年02期 |
16 |
张志诚,欧阳华,肖风劲,孙江华,宋冬梅;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现状及其定量化研究初探[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年03期 |
17 |
宋兰兰,陆桂华,刘凌;浅析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现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
18 |
闫旭骞,王广成;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矿业;2005年04期 |
19 |
闫旭骞,张顺堂,袁怀雨;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理论和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20 |
刘明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学理论及其评价方法[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