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分析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基于SCS水文模型遴选土地利用、降雨、土壤类别等相关数据,模拟前期土壤湿润程度正常状态(AMCⅡ)下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地表径流,从各土地利用类型的产流能力、径流系数及景观格局等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 2000—2015年,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林地为主,占比持续下降,耕地主要转化为建设用地、林地及水域,建设用地面积增幅为304.90%,2015年达到932.55 km~2。(2)重庆市主城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径流深度呈上升趋势,径流深度分别为0~14.58 mm, 12.70~93.74 mm, 62.45~184.85 mm。(3)重庆市主城区各土地利用类型产流能力呈林地草地耕地未利用土地建设用地水域的趋势;径流系数增加区域主要分布于"两江四山"间较平坦地区,呈南北延伸趋势;地表径流与建设用地的PLAND,LPI,COHESION,AI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DIVISION,NP呈极显著负相关性。说明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可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及空间分布以控制地表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