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典型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对比演变

胡兵辉  廖允成  王克勤  陈奇伯  
【摘要】:为了能准确地描述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并从时间序列上反映系统产业结构的动态演变特征,立足北方农牧交错带,在近31a的时间尺度上,以偏农区的榆阳区和偏牧区的乌审旗县域典型农业生态系统作为比较研究对象,采用系统组分优势度、系统结构优势度和系统稳定性指数作为研究模型,对两地农业生态系统的产业结构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显示种植业是偏农区农业生态系统的主导产业,其组分优势度在后期下降较快;林业在两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组分优势度均较小;畜牧业是偏农区最具发展潜势的产业,是偏牧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渔业组分优势度在两地均为最小,基本对系统无贡献;偏农区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较为优越,而偏牧区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较为突出。结合研究结果,并就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偏农区和偏牧区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以期为当地及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产业模式优化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借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雪妮;贡璐;吕光辉;张雪梅;孙丽君;秦璐;;塔里木河下游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以尉犁绿洲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4期
2 蓝福生,莫权辉;广西岩溶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分析评价[J];热带地理;1995年03期
3 曹志平;农业生态系统循环功能的综合评价(Ⅱ):实例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1997年04期
4 亢福仁;朱铭强;胡兵辉;尚爱军;卜耀军;;毛乌素沙地典型县域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生产力的演变规律——以榆阳区为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年01期
5 胡代泽;;盆周山区平武县农业生态系统的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1985年01期
6 连玉武;南亚热带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J];生态学杂志;1988年06期
7 A.Mizgajski;梁文举;;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输入的历史变化及景观生态后果[J];农业环境与发展;1989年03期
8 闻大中;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景观刍议[J];农村生态环境;1990年03期
9 A. D. Pokarzhevskij;霍文瑞;;物质的生物循环、土壤生物群落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问题[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2年02期
10 杨云良;甘肃宁夏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业生态系统景观类型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4年03期
11 Lennart Olsson;Jonas Ard;;退化的半干旱农业生态系统土壤碳的积累:危险和潜力[J];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2年06期
12 陈聿华;农业生态基本知识——第一讲 系统论与农业生态系统[J];湖北农业科学;1985年05期
13 汪秉仁;黄淮海平原适水种植农业生态系统问题的初探[J];生态学杂志;1985年04期
14 李正方;;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简介[J];环境污染与防治;1985年04期
15 梁文举,尹功成;辽河平原商品粮基地农业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学杂志;1992年02期
16 曹志平;农业生态系统循环功能的综合评价(Ⅰ):方法[J];农村生态环境;1997年03期
17 王小艺,黄炳球;农药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与生态学控制对策[J];农业环境保护;1997年06期
18 胡兵辉;廖允成;;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年01期
19 顾武;用聚类分析划分京郊农业生态系统类型[J];生态学报;1989年03期
20 闻大中;喀左县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的研究[J];生态学报;198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铮;邓波;刘大林;王冲;;蚯蚓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郭选政;张江玲;;新疆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与环境建设初探[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3 郭家选;李串;李巧珍;赵帅;李玉中;;水肥耦合对北方不同农业生态系统固碳影响的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欧一智;黄国勤;;江西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王宗英;;皖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王军;崔秀丽;赵金龙;;构建河北省农业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的理论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7 高永革;;农区草业刍议[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高永革;;农区草业刍议[A];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钱正敏;冉景丞;;贵州农业生态安全探讨[A];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房春生;程阳;王菊;;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实例分析[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朝阳;西藏产业结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汤晓莉;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原杕;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结构、税收收入与指标体系[D];西北大学;2004年
4 刘建其;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D];厦门大学;2003年
5 徐向国;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进程与测度体系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6 郭宇强;我国职业结构变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王楠;东北经济区产业转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黄晓凤;结构、技术与制度视角下的国际贸易摩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吴晓隽;上海大都市圈的结构及功能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陈俊红;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东宇;北方农牧交错带中部地区的县域经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程才华;国际产业资本流动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3 朱明;北京市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4 孟飞飞;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5 刘云锋;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韩晓娜;产业结构演进与新疆经济增长的特征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奕;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本市场支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赵学峰;“入世”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爱峰;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10 刘丰;FDI对江苏省制造业产业结构及效率的影响[D];东南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谧;结构调整一跃成主题[N];中国化工报;2003年
2 丰文;信息化导致产业结构大变动[N];江苏经济报;2000年
3 许红洲;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效益继续提高[N];经济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王馨;“实力南京”这样铸就[N];南京日报;2009年
5 陈强 王景飞 萧日照;温州:升级塑料工业产业结构[N];中国工业报;2003年
6 广西容县统计局局长 赵伯才;优化容县产业结构之我见[N];中国特产报;2000年
7 池艳秋 王双 本报记者 刘永安;华锦项目扎堆儿竣工[N];辽宁日报;2009年
8 本报评论员;改革突破 创新提升[N];宁波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尹滨 梁希东 本报通讯员 李玉胜 贾鹏;国强之“变”[N];德州日报;2010年
10 ;将工业选址列入“十二五”规划 更好推进产业结构布局调整[N];山西政协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