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木本生物多样性对抵御松针红斑病作用的研究
【摘要】:以大兴安岭地区遭受松针红斑病侵染的阿木尔林业局(2008—2015年)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和定位观测,测得样地林型、郁闭度和受灾情况等。运用数学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出感染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分析森林生物多样性与松针红斑病的直接关系。以白桦林、落叶松林和樟子松林为主要林型,验证森林多样性——稳定性假说,分析森林多样性对森林自身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松针红斑病侵染主要集中在缓坡杜鹃白桦林、坡地杜鹃落叶松林和坡地落叶松林3种典型林型,占总受侵害林型的89.04%;将感染病害样地的感染指数与郁闭度值进行2次拟合,得出y=-139.32x~2+116.36x+4.623 1,拟合度R~2=0.799 8;将受病害样地的Simpson指数与其感染指数进行2次拟合,得出y=0.002 2x~2-0.142 2x+2.790 6,拟合度R~2=0.726 7;将两组关系式制图,可看出感染指数不是随郁闭度的增加不断上升,而是达到一定郁闭度后呈下降的趋势,在郁闭度为0.417 6时,感染指数开始回落,而随着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增加,感染指数有明显降低的趋势。结果证明,不同类型林分物种组成的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存在差异,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高的林分,其抵御病害作用能力相应提高。
|
|
|
|
1 |
乔和爱;;郁闭度等因子对红脂大小蠹发生为害的影响[J];林业科技开发;2007年05期 |
2 |
;简讯[J];四川林业科技;1990年02期 |
3 |
章达;袖珍郁闭度测定器[J];林业科技通讯;1981年09期 |
4 |
赵勇强,周国娜,李明,袁胜亮,高宝嘉;松毛虫发生程度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林果研究;2005年03期 |
5 |
;我国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研究(英文)[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6 |
黄耀坚,邱丽绚,郑本暖;弗州新接合霉在桔全爪螨中的流行[J];微生物学通报;1991年05期 |
7 |
顾茂彬,王宝生,李意德,杨曾奖,邱坚锐,陈佩珍,陈芝卿,连俊和,翁锦泅;松突圆蚧对马尾松危害程度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0年06期 |
8 |
李正跃;生物多样性在害虫综合防治中的机制及地位[J];西南农业学报;1997年04期 |
9 |
高贤栋;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的综合治理──再谈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森林病虫危害[J];林业资源管理;1995年03期 |
10 |
龚光明;严火其;;略论中国古代生物多样性观念及其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J];农业考古;2009年01期 |
11 |
许彪;李英;赵彤华;;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对农林病虫害的自控作用[J];辽宁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
12 |
屈宇,于汝元,朱宝来,李江,康宝禄;林火生态因子的时空动态[J];森林防火;2002年03期 |
13 |
周亚平,吴兰;农药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J];江西植保;2003年04期 |
14 |
卢中波;王蕾;;人工落叶松林内死可燃物负荷量模型的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4年03期 |
15 |
张兴全;;对于落叶松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年05期 |
16 |
马建列,白海燕,陈毅仁;生物多样性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J];世界农业;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