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银鲳幼鱼体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摘要】:分析了室内水泥池人工养殖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在不同生长阶段(2006年6-9月)的体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显示,人工养殖银鲳在进入幼鱼阶段初期,其体脂含量相对较低,随幼鱼的生长体脂含量逐渐升高,自7月底至9月银鲳幼鱼体脂含量一直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且显著高于6月至7月中旬期间的体脂含量(P0.05)。在进入幼鱼阶段的初期(6月),鱼体饱和脂肪酸(SFA)含量相对较低,显著低于7至9月间的SFA含量(P0.05)。幼鱼初期时的多不饱和脂肪(PUFA)含量及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含量处于较高的水平,但随着幼鱼的生长,鱼体PUFA与HUFA含量呈现降低的趋势,至8月份时鱼体二十碳五烯酸(EPA)与花生四烯酸(ARA)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幼鱼初期时的水平(P0.05)。但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在试验期间无明显的变化(P0.05)。
|
|
|
|
1 |
施白南;嘉陵江鲶鱼的生物学简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2期 |
2 |
何学福;铜鱼Coreius heterodon(Bleeker)的生物学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2期 |
3 |
马桂珍;福海湖鱼类饵料及经济鱼类的食性[J];新疆农业科技;1980年04期 |
4 |
顾希勇;新疆名贵、优良土著鱼类品种[J];新疆农业科学;1980年01期 |
5 |
张孝威,何桂芬,沙学绅;黑鲷卵子及仔、稚、幼鱼的形态观察[J];动物学报;1980年04期 |
6 |
赵肯堂;有关多刺鱼的繁殖简介[J];动物学杂志;1980年03期 |
7 |
邵炳绪,唐子英,孙帼英,邱郁春,邵贻钧,薛镇宇;松江鲈鱼繁殖习性的调查研究[J];水产学报;1980年01期 |
8 |
杜金瑞,张其永;厦门沿海地区鲻鱼食性的研究[J];水产学报;1980年02期 |
9 |
乔镇浦,李惠礼,王民诚,徐华勤;长天井、大网目囊网的机帆渔船双拖网增产对虾和释放幼鱼的试验研究[J];水产学报;1980年03期 |
10 |
陈玉琳,胡秀敏,朱雅珠;莫桑比克罗非鱼幼鱼的性腺发育与分化[J];水产学报;198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