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药物在心脏双瓣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麻醉药物在心脏双瓣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行心脏双瓣置换术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4~5μg/kg,咪达唑仑0.1 mg/kg,维库溴铵0.05~0.1 mg/kg进行麻醉,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并观察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得分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用药5 min时,观察组与对照组MAP分别为(72.5±5.2)、(64.4±5.6)mm Hg(1 mm Hg=0.133 k Pa),HR分别为(94.4±13.4)、(103.7±13.4)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药10 min时,观察组与对照组HR分别为(86.6±15.6)、(91.6±11.5)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VAS得分分别为(8.7±1.1)、(7.6±1.4)、(14.6±2.1)h、(4.0±0.6)分,观察组分别为(14.3±1.1)、(13.5±1.5)、(20.2±2.7)h、(5.6±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心脏双瓣置换术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具有良好的稳定作用,同时能够降低麻醉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
|
|
1 |
陈宝田,范涛,陈英淳,周其文,孟旭;260例主动脉、二尖瓣双瓣置换术临床研究[J];北京医学;1992年05期 |
2 |
陈宝田,陈英淳,周其文,宫殿富,范涛,孙衍庆,李平,孟旭,顾承雄,伯平;400例主动脉、二尖瓣双瓣置换术临床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1994年06期 |
3 |
黄惠琼,黄静薇,李君钊;双瓣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临床医药实践;2005年11期 |
4 |
樊立云;姚媛媛;;双瓣置换术后突发室颤1例急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08期 |
5 |
刘文娴;林训生;何梅仙;田雨贤;;双瓣置换术后顽固室颤救活一例报告[J];心肺血管学报;1992年02期 |
6 |
蔡运昌;范寿年;陈启杨;丰桂芳;;双瓣置换术后经食管15J电能同步电击转复房颤一例[J];贵州医药;1993年05期 |
7 |
段大为,万明明,张铁柱;西京—87型鼓泡式氧合器在双瓣置换术中的应用体会[J];医疗卫生装备;2000年06期 |
8 |
李佳蓓;郝嘉;陈柏成;肖颖彬;;1例双瓣置换术后4次心室颤动成功救治的体会[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
9 |
张文;胡大清;;不同年龄段双瓣置换术患者术后凝血功能改变[J];心脏杂志;2011年01期 |
10 |
叶建明;;4例双瓣置换术导致右冠状动脉血流受阻的原因与对策[J];重庆医学;2007年14期 |
11 |
朱超;陈琦;王志农;;双瓣置换术后二尖瓣瓣周漏致重度溶血性贫血误诊1例报告[J];中国医学创新;2009年14期 |
12 |
何书武,李正国,白树堂,何伦德;主动脉二尖瓣双瓣置换术51例初步体会[J];海南医学;1998年03期 |
13 |
肖志斌,贾清仁,黄祥;心脏双瓣置换术后卡托普利致顽固性高血钾[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4年05期 |
14 |
金旦年,张仁尧,田家政,甄文俊;主动脉左房联合切口行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置换术[J];中国循环杂志;1989年04期 |
15 |
李欣晖;周腾;;1例左心室减容并双瓣置换术病人的监护[J];护理研究(下旬版);2006年18期 |
16 |
刘宏岩;;心脏瓣膜病双瓣置换术后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18期 |
17 |
郭卫星;;St.Jude瓣置换双瓣病人的十年随访[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0年05期 |
18 |
信红雁;李文飞;;重症双瓣置换术时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7年02期 |
19 |
傅新平;重症心不停搏双瓣置换术[J];现代手术学杂志;1998年02期 |
20 |
王额尔敦;牛英;闫清;梁峰;王延文;付茂梁;;心脏恶液质病人双瓣置换术的麻醉处理[J];青岛医药卫生;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