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首章四辨——兼论老子对仁义真性的执守与呼唤
【摘要】:儒道思想有同有异,同的是他们对人的仁义真性都很执着,尤其是道家,甚至比儒家还要痴迷。异的是在获得仁义的途径上,他们则是大相径庭的。遗憾的是由于《老子》经文的讹变与误解,致使其哲学妙趣每每得不到揭示。有关这一点,我们通过对《老子》三八章,也即“德经”第一章的经文辨正,不难获得真切的认识。具体说来,在三八章的经文里,“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三句末尾的“为”字都应读“伪”,“上仁”句的“以”字也系“已(止)”之假借,而“失道而后德”之“德”字上复脱一“失”字。老子的“仁本论”所以迟迟得不到肯认,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此造成的。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