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七元瓜环多维配位聚合物的新型固相微萃取纤维的制备及对环境水样中多环芳烃的检测应用
【摘要】:以四氯化镉酸根离子[CdCl4]2-诱导形成的Eu3+-七元瓜环(Q[7]/Eu)多维配位聚合物为涂层材料,采用高温环氧树脂固定涂层制备了一种新型固相微萃取纤维。利用电镜和热重分析对纤维的表面形态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该聚合物涂层表面疏松、多孔,热稳定性好。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萃取温度75℃,NaCl质量浓度为200 g/L,萃取时间40 min,250℃下解吸2 min)结合GC/FID的方法测定了水样中萘、苊、芴、菲、蒽、荧蒽、芘7种多环芳烃(PAHs)化合物。7种PAHs的线性范围为1~1 000μg/L,检出限在0.29~2.09μg/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不大于8.6%。将建立的方法用于实际样品花溪河水中PAHs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回收率在97.2%~109.0%之间,结果令人满意。在各自的最优萃取条件下,该涂层对7种PAHs的萃取效果与商品PDMS的萃取效果相当,证明该Q[7]/Eu多维配位聚合物在固相微萃取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
|
|
|
1 |
张峻,张旭东,肖博,刘亚茹;两个新的镍和铜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年03期 |
2 |
黄美荣,李新贵,华轶敏,张炜;液晶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J];高分子通报;2004年01期 |
3 |
孙长艳,郑向军,金林培;微孔镧系配位聚合物[J];中国稀土学报;2004年01期 |
4 |
于景华;杜洪光;韩克飞;郭洪猷;王玉洁;;新型银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和光吸收性能[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5 |
王鹏;王崇臣;;一种新型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漫反射光谱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6 |
吴大雨;黄薇;李庚;谢黎霞;段春迎;孙巧珍;孟庆金;;镍螺旋化合物及其杂银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结构(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07年07期 |
7 |
孙炜伟;程爱玲;彭惠琦;高恩庆;;一维螺旋状3,6-哒嗪二甲酸镉(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结构[J];无机化学学报;2007年10期 |
8 |
刘玉娟;左景林;支志明;李一志;;一个锰的二维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08年04期 |
9 |
李秀华;;有机多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2期 |
10 |
胡亚伟;孙娜;申玉双;伊赞荃;田克情;;金属配位聚合物及其应用[J];河南科技;2012年20期 |
11 |
王小艳;;二酸杂核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3年09期 |
12 |
李晓莉
,彭朝辉;聚乙二醇——三氯化钕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5期 |
13 |
杜淼,卜显和;阴离子在构筑配位聚合物网络结构中的作用[J];无机化学学报;2003年01期 |
14 |
陈春雪,郭洪猷;含联吡啶二羧酸的配位聚合物的溶剂热法合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15 |
王丽君;石莉萍;刘纯;;一维铜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磁性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16 |
赵开屏;贾丽慧;屈少华;;二氰胺-镧系金属配位聚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磁性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17 |
王威;;4,4′-喹啉酸锌(Ⅱ)配位聚合物(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07年07期 |
18 |
李健;;金属有机多孔配位聚合物的控制合成研究进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
19 |
王永疆;张正方;唐军;;低温固相法制备聚丙烯酰胺—铕配位聚合物及其荧光性质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20 |
邢永恒;段诗博;张宝丽;李静;李章朋;牛淑云;;新型钾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晶体结构[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