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异黄酮的生物转化及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摘要】: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又称植物雌激素,是大豆等蝶形花亚科植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表明,其在抗癌、抗氧化、预防骨质疏松症和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可制备具有更高更广活性的不同次级代谢产物,进一步提高食品基质的健康效益。针对不同微生物体系对大豆异黄酮主要单体的代谢、转换过程及对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深入研究大豆异黄酮的微生物转换及新型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
|
|
1 |
张晨,杨晓泉,杨文杰,刘彬;大豆异黄酮稳定性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4年04期 |
2 |
史占文;朱晓伟;布仁;;大豆苷元的合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02期 |
3 |
俞祖勋
,张泓;天然保健药物大豆异黄酮的开发利用[J];今日科技;2002年08期 |
4 |
蒋磊;于国萍;代微;;超声波辅助酸水解大豆异黄酮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7年09期 |
5 |
顾晓华,杨爱华,宗志敏,魏贤勇;大豆异黄酮[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1年06期 |
6 |
范兆军;;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技术[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
7 |
井乐刚,张永忠;大豆异黄酮合成的进展[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2年05期 |
8 |
王哲,白志明,田娟娟,宋宏哲;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J];中国油脂;2005年01期 |
9 |
姜爱莉,孙丽芹;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年01期 |
10 |
;大豆异黄酮[J];化工科技市场;2004年08期 |
11 |
许浮萍;梁志家;田娟娟;;应用膜分离结合醇沉法纯化大豆异黄酮[J];食品科学;2009年16期 |
12 |
王万能,全学军,付玉洁,何成明;超声波循环提取大豆异黄酮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3 |
张青;洪青;;大豆异黄酮的产品开发与应用前景[J];江苏科技信息;2002年01期 |
14 |
陈珏;周惠燕;;正交试验法优化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
15 |
武丽荣;“大豆异黄酮生产新技术”在陕西大荔顺利投产[J];中国油脂;2004年01期 |
16 |
刘澎,陈荣峰;大豆异黄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
17 |
张炳文,宋永生,郝征红,岳晖;糖苷型大豆异黄酮酸水解工艺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2年06期 |
18 |
李雪玲;夏涛;张桂青;姚成虎;;黑大豆异黄酮浸提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