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设计筛选超声提取紫薯色素影响因子的研究
【摘要】: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紫甘薯中的紫甘薯色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超声波提取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筛选出对超声波提取紫甘薯色素具有显著影响的因子为超声波功率(P0.000 1),提取次数(P=0.000 9)和料液比(P=0.002 8),并得到了以紫甘薯色素提取率为响应值的线性回归方程,为进一步的响应面优化提供了参考。
|
|
|
|
1 |
王玉哲;阎秀兰;廖晓勇;孙璐;朱琨;;焦化工业场地建筑物和生产设施表面Pb的赋存特征及健康风险[J];环境科学;2011年03期 |
2 |
徐斌;天津市环境空气中铅(Pb)的污染[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7年03期 |
3 |
胡忻;曹密;;南京市内河道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形态及Pb稳定同位素组成[J];环境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
4 |
郭堃梅,马毅杰,韩和平;膨润土对Pb~(2+)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J];环境科学学报;2000年05期 |
5 |
效存德,秦大河,李月芳,任贾文;中心北极积雪内超痕量Pb指示的大气污染源区[J];科学通报;1998年05期 |
6 |
王斌;朱文凤;王林江;彭鹏;曾建民;;广西拜尔法赤泥烧胀陶粒制备及对水体中Pb~(2+)的吸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
7 |
杨建军;关卫省;路屏;;缺水重污染河流可溶性金属Pb水质基准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13年04期 |
8 |
孙尚文;张业华;;PB型漂珠保温冒在中小型轮形铸钢件上的实验应用[J];铸造技术;1989年03期 |
9 |
庞海霞;徐保明;陈彦国;何雄;;一种新型Pb(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4年01期 |
10 |
尹萌;何少华;胡志勇;樊海明;谷志攀;周炀;;Pb~(2+)在天然泥炭上的吸附特征研究[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8年01期 |
11 |
范春辉;张颖超;蔡少渊;马宏瑞;;西北旱作农田黄土对Pb(Ⅱ)的吸附-解吸行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9期 |
12 |
BASLAK Canan;BINGOL Haluk;COSKUN Ahmet;ATALAY Tevfik;;噻二嗪衍生物的合成及Pb~(2+)在水/1,2-二氯乙烷界面转移的电化学性质(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08期 |
13 |
李虹,刘建宁;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缩基脲Sn(Ⅱ)、Pb(Ⅱ)配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14 |
石美红,吴戴明;用PB实现基于TCP/IP协议的通信设计方法[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15 |
苗明升,燕金亮,王增进,曾玲;重金属pb~(2+)对作物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J];山东科学;2003年01期 |
16 |
邱廷省;王俊峰;刘涛;;非活性红色链霉菌吸附废水中Pb~(2+)机理分析[J];水资源保护;2006年06期 |
17 |
王小波;何志坚;丁凡;张思思;;红薯中重金属Cd Pb等污染物的含量测定[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0年04期 |
18 |
兰舫;牛春梅;李绍英;柳梦思;;交联羧甲基罗望子胶对Pb~(2+)的吸附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2014年03期 |
19 |
程俊伟;Pb、Sb微量元素对高韧性球铁组织性能的不良影响[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04年01期 |
20 |
张可能,陈永贵,邓飞跃,田庆余;Retention of clay-solidified grouting curtain to Cd~(2+), Pb~(2+) and Hg~(2+) in landfill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English Edition);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