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野生型与突变型钝齿棒杆菌生物合成精氨酸基因簇arg JBDFR的生物信息学比较

陈雪岚  熊勇华  陶文沂  王正祥  许正宏  
【摘要】:本文设计四对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了野生型和突变型钝齿棒杆菌精氨酸生物合成基因簇argCJBDFR,对其中发生突变的基因argJ、argB及argF的变化进行了生物信息学比较,并分析了这些突变可能对精氨酸产量提高的贡献,为采用基因工程手段改良菌种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指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旻;发展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刻不容缓[J];中国科技月报;1999年12期
2 刘晓,施锐,张士璀,戴桂林;生物信息学与生物经济[J];生物学杂志;2004年04期
3 郑伟国,郭英,常春艳;生物信息学的现状与未来[J];口岸卫生控制;2004年05期
4 ;科学出版社生命科学编辑部新书推介[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年04期
5 崔向军;;生物信息学在DNA局域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24期
6 李强;胡志东;;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J];医学综述;2007年11期
7 ;生物信息学试题答案(2)[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7年04期
8 张小慧,李桂源;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在大规模测序中的应用[J];医学与社会;2000年01期
9 朱佳鸣,郭勇,唐权,祖云霞;国内外生物信息学WWW服务器及数据库[J];微生物学通报;2002年01期
10 马轩,杜雄明;生物信息学应用于植物科学的三个实例[J];自然杂志;2004年01期
11 Teresa K. Attwood ,李伟;生物信息学的通天塔[J];世界科学;2001年01期
12 京塔;;生物信息学的基本分析方法[J];现代渔业信息;2008年09期
13 郝鲁江,梁泉峰;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及其应用[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4 张立人;试论生物信息学在生命科学中的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年08期
15 杨仑,沈文飚,陈虹,姜洋,张琳,徐朗莱;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水稻候选SNP发掘[J];中国水稻科学;2004年03期
16 ;《生物信息学导论》出版[J];遗传学报;2005年01期
17 张首国;王林;;计算生物学的重要性[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6年03期
18 张立人;试论生物信息学在生命科学中的意义[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9 韦芳萍,陈光旨,戚继;生物信息学与重复序列分析[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2年01期
20 曹越;生物信息学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媛;崔尚金;李建伟;于康震;;分子生态学与生物信息学[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陆文聪;钮冰;;基于数据挖掘的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陈婷婷;郭婷婷;李林;安冬;;基于生物信息学的功能蛋白基因序列分类研究[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卢学春;杨波;朱宏丽;姚善谦;;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优化依硫磷酸联合方案治疗MDS的应用研究[A];中国科协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2008血液肿瘤论坛会议会编[C];2008年
5 阮林;何颖;邹泽红;傅意玲;陈惠芳;陶爱林;;外源蛋白过敏原性生物信息学评价[A];中华医学会2010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中欧变态反应高峰论坛参会指南/论文汇编[C];2010年
6 邓凯东;Wong C.W.;Nolan J.V.;;早期日粮精氨酸对鸡淋巴器官和免疫力的长期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马秀玲;郭长江;耿战辉;杨继军;韦京豫;高兰兴;;精氨酸对肝脏IGF-1分泌的调控作用及其意义[A];全国危重烧伤患者早期复苏对策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冯文龙;赵清杰;;基于遗传算法的DNA多序列比对问题[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康晓东;;生物信息学及其研究对象[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马现永;林映才;蒋宗勇;郑春田;陈芳;曹庭;王丽;;精氨酸调控肥育猪机体内基因表达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生物信息学中多序列比对等算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曾智勇;猪呼肠孤病毒SC-A株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cDNA文库的构建和分子遗传特征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3 肖庆;硬粒小麦硒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革新;α-淀粉酶性能与结构关系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5 李艳芸;HLA-DRB1基因编码区SNPs的分析及其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6 童庆;面向基因预测的信息处理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刘立芳;生物信息学中的多序列比对与模体识别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8 郭雨珍;蛋白质结构预测和比较的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熊赟;生物序列模式挖掘与聚类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张晓丽;几种舌苔蛋白组学初步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超;支持向量机在基因表达数据分类中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郭俊恩;蚁群遗传算法在序列比对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2008年
3 潘志宏;植物化感作用代谢途径模拟预测系统的构建与应用[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4 郭洪峰;特异上调HO-1基因表达的人工转录因子构建[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5 乐东海;耐辐射球菌DNA连接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黄志华;水稻基因组中的假基因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朱贤芳;生物序列的比对算法比较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8 王树青;基于生物信息学的SARS冠状病毒主蛋白酶抑制剂的设计[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9 曲华;一种双聚类算法的实现与改进[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黄辉;Armillariella tabescens(E-20)cDNA文库部分克隆随机测序及阿拉伯糖苷酶全长cDNA的克隆与表达[D];暨南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恩青;生物信息学:促动BT与IT双赢[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2 刘义;生物信息学产业浮出水面[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3 英潮;生物信息学演绎“变脸”[N];中药报;2002年
4 中科院院士 强伯勤;生物信息学蕴有巨大效益[N];光明日报;2002年
5 白毅;加强生物信息学建设推动人类基因组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周颖;李梢:生物信息学为证候研究提供新视角[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春霆 郝柏林;生物信息学孕育大产业[N];经济日报;2000年
8 刘丽丽;高性能计算为生物信息学加速[N];计算机世界;2007年
9 严飞;生物信息学 新世纪的新科学[N];大众科技报;2002年
10 张亚东;“交点”上的舞蹈[N];计算机世界;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