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氯化三丁基锡对牡蛎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肖湘  韩雅莉  徐淑暖  李兴暖  黄长江  
【摘要】:用不同浓度的氯化三丁基锡(TBTCl)对牡蛎作用96h后,测定牡蛎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清除羟自由基(·OH)和抑制脂质过氧化(LPO)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TBTCl浓度的增加,牡蛎的Cat和SOD活性逐渐降低,抑制LPO能力逐渐降低,而对牡蛎清除·OH自由基的能力没有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迪;;踏浪而来的波能发电[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1年06期
2 袁静;张小利;玉琳;刘俊奇;曹庆珍;施华宏;;热带爪蟾胚胎对三丁基锡致畸作用响应的敏感时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王大鹏;史贤明;;贝类中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及其组织分布[J];微生物学报;2011年10期
4 黄丽卿;;福建贝类的资源概况、加工利用现状与发展措施[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怀才;;氯化三丁基锡对巨噬细胞的凋亡作用[A];湖南省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陈海刚;甘居利;林钦;黄洪辉;马胜伟;陈洁文;;氯化三丁基锡对黑鲷鳃组织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A];全国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监测与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海艳;张素萍;刘晓;阙华勇;张国范;;甲醛浸渍牡蛎标本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比较研究[A];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摘要[C];2003年
4 韩雅莉;李兴暖;邓瑞鹏;周小朋;;三丁基锡(TBT)对牡蛎鳃细胞DNA损伤的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王彩霞;许遐;吴绍强;林祥梅;郑腾;刘建;梅琳;韩雪清;贾广乐;;牡蛎包拉米虫PCR、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荣辉;潘璐;;儿科临床运用牡蛎举隅[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7 李祺福;李鹏;黄大川;;牡蛎天然活性肽BPO-1诱导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与免疫细胞化学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全国显微与亚显微形态科学(细胞及分子显微技术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阙华勇;刘晓;王海艳;张素萍;张国范;张福绥;;中国近海牡蛎系统分类研究的现状和对策[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9 李丹;唐庆娟;李兆杰;王玉明;薛勇;薛长湖;;三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牡蛎中诺如病毒的比较研究[A];200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陈慧斌;王梅英;王则金;;牡蛎贮藏品质变化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A];2005福建省冷藏技术研讨会论文资料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红;牡蛎良种选育的遗传学基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海艳;中国近海常见牡蛎分子系统演化和分类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年
3 王永平;牡蛎染色体的分子生物学分析[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4 巩宁;牡蛎非整倍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3年
5 李爱峰;液—质联用技术分析海洋生物毒素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6 齐占会;桑沟湾贝藻养殖区附着生物生态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7 于海洋;牙鲆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和美洲牡蛎抗病相关基因SNP的初步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吴琪;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精子bindin蛋白基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9 孔令锋;多倍体太平洋牡蛎组织学与生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10 胡静;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的骨形成蛋白-4诱导成骨信号转导机制变化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海英;牡蛎酶解产物胰蛋白酶抑制活性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宋海霞;海洋溶菌酶治疗阴道炎的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3 沈志刚;牡蛎产品腹泻性贝毒检测假阳性结果的产生原因及其控制措施[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4 张辉;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 Thunberg)中氨基酸和寡肽的提取及活性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5 顾聆琳;牡蛎中风味物质的研究及调味料的制备[D];江南大学;2005年
6 陈骞;牡蛎糖原的提取与抗疲劳活性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7 宋海岩;牡蛎提取物在高温致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保护作用[D];山东大学;2007年
8 李夏;牡蛎(Crassostrea gigas)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周先果;牡蛎活性肽的提取及活性初步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10 苏小霞;氯化三丁基锡对SD大鼠生殖发育毒性及机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遇俐颖;美国弗吉尼亚州实施牡蛎捕捞新规定[N];中国渔业报;2010年
2 特约记者 孙卓;墨西哥湾牡蛎生意劫难[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3 常旭;法国牡蛎养殖面临病毒威胁[N];中国渔业报;2010年
4 高亮 黄英帅;破解牡蛎生命密码[N];中国渔业报;2010年
5 本栏作者 石敬宇;牡蛎产量止跌缓升[N];中国渔业报;2009年
6 张文艺 陈毅聪 邱毅斌;小小牡蛎如何成了大产业[N];福建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张丽华通讯员 刘国贤 迟诚勇;内外兼修,做强牡蛎产业[N];威海日报;2008年
8 张文艺 陈毅聪;漳浦:小牡蛎如何成了大产业[N];中国特产报;2009年
9 张文艺 陈毅聪 邱毅斌;小牡蛎如何成了大产业[N];闽南日报;2009年
10 赵平平;山东“乳山牡蛎”抱团闯市场[N];中国渔业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