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叶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摘要】:为确定杨梅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用乙醇溶液浸提,结合超声波辅助方法,萃取杨梅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探讨了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最后用正交法确定了好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45倍于样重的40%的乙醇浸泡24h后,超声波辅助萃取45min,连续提取2次,黄酮的总浸出率可达99.30%,杨梅叶中的黄酮含量为8.16%。
|
|
|
|
1 |
夏其乐,陈健初,吴丹;杨梅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4年08期 |
2 |
薛理勇;;山前五月杨梅市[J];食品与生活;2011年06期 |
3 |
邹耀洪,李桂荣;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杨梅叶中抗氧化成分黄酮类化合物[J];分析化学;1998年05期 |
4 |
田龙;庞振凌;李海剑;;动物色素——龙虾壳红色素的超声强化提取工艺优化[J];食品工业;2007年06期 |
5 |
王玫;张泰铭;熊运海;;超声波法提取紫甘薯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J];广州化学;2010年02期 |
6 |
汪洪武;刘艳清;;正交试验法优选水泽兰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J];中药材;2006年09期 |
7 |
晏丽;黄美娥;付招;;微波正交法提取石榴叶总黄酮工艺[J];江苏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
8 |
杨怀武;许强;万雪荷;;正交设计优选甘肃酒泉锁阳总黄酮提取工艺[J];甘肃科技;2011年01期 |
9 |
王筱亮,张玉杰,陈明霞,王泽凤;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酸枣仁最佳提取工艺[J];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10期 |
10 |
陈文娟;杨敏丽;;苦豆子中黄酮的提取工艺[J];华西药学杂志;2006年05期 |
11 |
刘胜姿;邱细敏;;超声提取白术多糖的工艺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0年09期 |
12 |
林鹏程,卢永昌,祁米香,马萍,马福良;大花红景天中红景天甙最佳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13 |
左锦静,陈复生,姚永志;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年03期 |
14 |
陈晓慧;徐雅琴;;酶法提取树莓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年02期 |
15 |
解艳;冯子群;田辉;;复合磷酸酯酶两种提取工艺的比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3期 |
16 |
李兆奎;侯太勇;王黎;李美琴;;补肾健骨胶囊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年02期 |
17 |
王贤亲;潘晓军;林丹;林观样;吴建章;蔡进章;;丁岙杨梅叶挥发油的GC-MS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年02期 |
18 |
陶曙;浦锦宝;;益康颗粒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年03期 |
19 |
周越;陈建伟;;正交试验法优选糖肾丸提取工艺[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
20 |
曾莹,向新柱;荸荠皮中抗菌物质的提取条件研究[J];食品工业;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