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紫甘薯红色素在碳酸饮料中的护色工艺

孙晓侠  许晖  马龙  王改玲  吴珊珊  
【摘要】:确定碳酸饮料中紫甘薯红色素的一种护色工艺,为其在碳酸饮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色素保存率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碳酸饮料中几种常用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它们的配比和加入量进行了优化。紫甘薯红色素在碳酸饮料中的最佳护色工艺配方为:磷酸:柠檬酸为0:0.18(g:g)、糖4g、异维生素C钠0.015g、单宁0.015g,采用此工艺配方参数,产品在常温(20℃)避光条件下贮藏25d时色素保存率为98.2%,预测出该贮藏条件下色素t0.9约为144d,半衰期t0.5约为949d。紫甘薯红色素在碳酸饮料中稳定性较好,应用价值较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佀俊茹;吴坚;殷雪;;紫甘薯红色素用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织物的染色性分析[J];毛纺科技;2011年07期
2 吴坚;佀俊茹;殷雪;;紫甘薯红色素上染牛奶蛋白织物的染色性分析[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王黎明;韩赞;史影影;;紫草红色素提取及体外清除自由基分析[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曹熙敏;范翠丽;;野生龙葵果红色素的稳定性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5 曹熙敏;;微波辅助浸提法提取野生龙葵果红色素的工艺筛选[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6 杨文领;袁琳;;树脂法吸附提取扶桑花红色素的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王金亭;;紫色甘薯红色素染制彩色纸[J];纸和造纸;2011年06期
8 吴涛;姚志刚;许杰;王秀鹏;;超声波辅助提取盐地碱蓬红色素的工艺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1年02期
9 蒋红芝;义崇宽;严壮苗;杨昌鹏;黎雄飞;;红蓝草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10 农石生;梁志文;龚子龙;李金花;黄锁义;;影响香菇红色素稳定性的因子研究[J];检验医学教育;2011年02期
11 李静;袁红波;路俊美;暴海军;薛强;张建霞;;红米红色素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工业;2010年10期
12 林丽萍;龚欣;;从红曲粉中分离筛选高产红色素的菌株[J];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13 王丽威;郑彦山;张晓宇;于涛;吴祥云;孔涛;;微波辅助提取红菊芋色素及稳定性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1年03期
14 俞智明;;蘑菇酱油制作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1年13期
15 梁志洲;徐民俊;胡海艳;周世宁;;酵母破碎液对红曲霉红色素生产能力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1年03期
16 高国赋;魏宝阳;杨瀚;孙继民;;红曲霉菌株的诱变及其发酵条件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17 潘嫣丽;覃海元;黄友琴;姜元欣;;正交试验优化高色价红曲色素的制备工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18 陈颖秋;马小星;黄永俊;邓泽丽;;花色苷含量鉴定红葡萄酒真伪的研究[J];大众科技;2011年06期
19 朱莉;张海德;;槟榔加工的现状及展望[J];农产品加工;2011年08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德权;祝妍;王晓磊;吴桐;孙庆申;;猪血制红色素生产新工艺的研究[A];2009食品科技(北京)论坛会议指南[C];2009年
2 张萃明;周兵;丁如容;郑世劲;;苋菜天然红色素的提取与研究[A];中国西部农产品加工及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徐雅琴;于泽源;付红;;毛樱桃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谢宝贵;唐航鹰;江玉姬;;红曲色素高产菌株的筛选[A];中国菌物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六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孙世萍;洪成林;代斌;张苗;;甜菜红色素测定方法的建立[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6 姚军;龚耀辉;李连有;;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研究[A];微型化学实验专辑论文集[C];2004年
7 寿谦;梁新乐;蒋予箭;励建荣;;一株变色桔青霉红色素的初步分离[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任崇玲;吴赞敏;;功能性植物染料的应用及研究[A];铜牛杯第九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杨晓君;杨成龙;何志刚;陆东和;;碳源与氮源影响红曲霉S产色素的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10 Ali Borhan Zadeh;胡定寰;;世界开心果发展历史与供应链研究[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良忠;天然红心蛋中红色类胡萝卜素的结构表征及其生物活性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杰;紫甘薯色素提取、纯化及稳定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2 杨解顺;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减肥、通便保健功能评价及产品开发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3 任雪峰;天然产物中金属含量的测定与抗氧化性[D];兰州大学;2012年
4 张明;紫甘薯酒加工工艺以及抗氧化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5 解成骏;阳荷红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谭兆涛;紫茉莉红色素的提取鉴定及性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童愈元;花生红衣中红色素、原花色素的提取及分离纯化的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1年
8 烟利亚;红龙果红色素稳定性及生物活性研究[D];集美大学;2011年
9 李宁;蓝靛果中红色素的提取纯化及稳定性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10 周培剑;紫甘蓝和紫甘薯色素提取及酸碱指示真丝织物的制备[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旻彬;黑胡萝卜提取物替代红色素[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2 徐志朝;提取米中红色 挖掘米之功能[N];中国食品报;2009年
3 任希坤;玉米生产红色素[N];河南科技报;2001年
4 陈崇;紫甘薯红色素的特性[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8年
5 徐志朝;紫薯营养价值的开发与利用[N];中国食品报;2009年
6 范志红;如何减少食物中的危险[N];大众科技报;2010年
7 ;肉类添加剂对肉制品品质的影响[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8 张德;浅析肉类添加剂与肉制品的品质[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7年
9 记者 胡江南 实习生 林梓 通讯员 叶逢春;天然食用色素在汉遭冷遇[N];长江日报;2007年
10 王鹏;龙虾酥[N];河南科技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