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醇溶蛋白抗氧化肽耐消化性研究
【摘要】:主要研究了玉米蛋白水解物的抗氧化性和耐消化性。通过(胃蛋白酶1h,胰蛋白酶2h)两阶段消化实验,探讨了抗氧化玉米水解物的耐消化性,以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Cu2+螯合能力为抗氧化指标,并利用高效凝胶排阻色谱(HPSEC)来测定消化产物的分子量分布。研究表明,分子量小于500Da的产物几乎占总消化产物的70%,经过胃蛋白酶消化,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了近20%(P0.05),但在随后的胰蛋白酶消化过程中活性逐步提高,最后完全恢复;Cu2+螯合能力具有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相似的变化趋势。虽然玉米水解产物的抗氧化性随着阶段性消化而发生改变,但仍然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自由基稳定剂、金属螯合剂和人体健康促进剂应用于食品体系。
|
|
|
|
1 |
吴惠芳,张天生;烹饪与淀粉酶体外消化研究[J];食品科学;1987年09期 |
2 |
吴惠芳,张天生,程志敏;动物蛋白质不同烹饪方法对胰酶体外消化的影响[J];食品科学;1987年11期 |
3 |
;1987年总目录[J];食品科学;1987年12期 |
4 |
沈维华,马承融;棉籽制油工艺对棉籽蛋白品质的影响[J];中国油脂;1988年06期 |
5 |
袁凤林;辐射保藏食品卫生学评价的进展[J];肉类研究;1991年01期 |
6 |
黄士忠,王继军,陈国光;农林牧废弃物资源饲料化的新途径[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93年05期 |
7 |
罗文,周世宁,钟英长;羽毛粉降解菌的分离及特性[J];微生物学通报;1993年04期 |
8 |
张雅丽,王凤翼,宋世廉,许多,季瑛;蛋白质酶法修饰的初步探讨──大豆和芝麻蛋白的合成类蛋白营养评定[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4年05期 |
9 |
赵红卫;发酵对谷物豆类及混合物中铁离子的影响[J];食品科学;1996年02期 |
10 |
冯定远,蒲英远,黄子凡,严七根;应用胃蛋白酶体外法评定水牛皮革蛋白粉营养价值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199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