拮抗铜绿假单胞菌的乳酸菌筛选及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以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为指示菌,基于群体感应系统筛选拮抗PA作用的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并探讨拮抗机制。方法:通过牛津杯法筛选抑制PA生长的LAB,测定LAB的AI-2表达量,LAB抑制PA生物膜形成力、绿脓菌素表达量及LAB无菌上清液与PA共培养时AI-2信号分子的表达量,并利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探讨LAB拮抗PA机制。结果:格氏乳杆菌LGchen和唾液乳杆菌S-5-6的整体抗菌效果比较强,抑菌圈达到20 mm以上,AI-2相对荧光值达到1.2以上,抑制PA的绿脓菌素表达率达50%以上,抑制PA生物膜形成率达70%左右。LAB抑制PA生长的能力与LAB的表达AI-2的能力、抑制PA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呈正相关,与PA的绿脓菌素表达呈负相关。结论:LAB可以通过提高AI-2表达,抑制PA生物膜形成和绿脓菌素表达来抑制PA的生长。
|
|
|
|
1 |
郭宝福;;绿脓菌素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1987年04期 |
2 |
郭宝福,李桂芹,于丽萍;绿脓菌素分型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86年05期 |
3 |
张波;聂麦茜;聂红云;田晓婷;乔琦;;绿脓菌素促进铜绿假单胞菌NY3降解烃的作用机制[J];中国环境科学;2019年07期 |
4 |
葛宜和,黄显清,王素莲,张雪红,许煜泉;假单胞菌gacA插入突变对藤黄绿脓菌素和吩嗪-1-羧酸合成代谢的差异性调控[J];微生物学报;2004年06期 |
5 |
柴文戍;闫秀丽;魏风芹;王敏;;绿脓菌素通过PKC-NF-κB信号传导通路诱导人NCI-H292细胞表达IL-8[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年05期 |
6 |
张黎明,李萍,郭其森;慢性阻塞性肺病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菌型与防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7年01期 |
7 |
王平;程彪;吴立明;王顺;田德英;;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密度感应缺陷株致病性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1期 |
8 |
黄媛媛;宋水山;;群体感应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调控[J];生物学杂志;2011年06期 |
9 |
梁涛波;龙慧;占忠旭;莫逆;陈波;于帆;吴鑫;;两株水源性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J];现代食品;2021年17期 |
10 |
刘春,李萍;铜绿假单胞菌生物学分型研究[J];临沂医专学报;1994年01期 |
11 |
尹守亮;常亚婧;邓苏萍;王清池;于文功;宫倩红;;具有细菌群体感应抑制活性海洋来源真菌的筛选鉴定[J];生物工程学报;2011年09期 |
12 |
邓名荣;朱红惠;郭俊;;转录因子SoxR的结构、调控机制及生理功能[J];微生物学报;2010年12期 |
13 |
金杰人;鲁凯珩;肖明;;荧光假单胞菌的应用与展望[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5期 |
14 |
吕娇;闫明灏;韩坤;程悦宁;廉士珍;徐淑娟;史秋梅;陈丽凤;曲学忠;丛培强;赵辉;闫喜军;白雪;;C、D型貂源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鉴定及免疫效果评价[J];动物医学进展;2019年06期 |
15 |
简丽娟;孔晋亮;陈一强;温红侠;闫萍;吴海英;;红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QS调控毒力因子的干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年09期 |
16 |
钱林东;宁自林;张自芳;储卫华;;栀子苷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子及生物膜的影响[J];云南畜牧兽医;2016年01期 |
17 |
周萍;张恩仁;周立;刁国旺;牛俊乐;;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BTE-1直接电催化特征[J];电化学;2012年01期 |
18 |
黄庆华,薛昭华,叶嗣颖,蔡昌学,刘建军,王晶;武汉地区162株绿脓杆菌血清学分型及产绿脓菌素的观察[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
|
|
|
|
1 |
王嘉惠;程勇翔;丁双阳;朱奎;;绿脓菌素的研究进展[A];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委员会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联合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委员会第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
2 |
张克斌;钱桂生;周世文;光丽霞;董解菊;何晓梅;张国斌;;铜绿假单胞菌弹性蛋白酶缺失突变株生长方式改变的观察[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