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血啉甲醚对单增李斯特菌的光动力灭活作用及机理

林少玲  唐书泽  唐姝姝  吴希阳  陈振强  
【摘要】: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研究血啉甲醚对单增李斯特菌的光动力灭活作用,同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光动力灭菌技术对单增李斯特菌蛋白降解效果和基因组DNA的损伤程度。实验发现浓度为25μg/mL的血啉甲醚在光功密度为200 mW/cm2的溴钨灯光照射30 m in杀灭了99.9999%的单增李斯特菌,并导致了其蛋白质降解和基因组DNA片段断裂。血啉甲醚对单增李斯特菌的光动力灭活作用非常显著,其灭活机理可能是通过对蛋白质降解和基因组DNA损伤实现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司晋红,顾瑛,刘凡光,刘爱琴,陆亚彬,朱建国,富秋涛;血啉甲醚PDT处理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特性的研究[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2 曾梅锦;林彩华;许如苏;陈冠武;杨梓坚;;单增李斯特菌比对试验结果与分析[J];检验检疫科学;2006年03期
3 刘凡光,顾瑛,富秋涛,关澄宇,潘玉明;血啉甲醚在血管内皮细胞和皮肤组织中分布特性的研究[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4 李步洪,陆祖康,谢树森;血啉甲醚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3年02期
5 刘凡光,顾瑛,关澄宇,朱建国,孙明;光动力疗法防治损伤性血管内膜增生的实验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2001年02期
6 李长政,程留芳,顾瑛,王志强,杨云生,刘庆森,令狐恩强;光动力疗法封闭兔耳缘静脉的实验研究[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7 于常青,黄乃艳,赵海鹰,窦晓鸣,李家泽;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中血啉甲醚荧光强度的同步检测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年02期
8 李步洪,谢树森,陆祖康,陈键;血啉甲醚的光漂白特性[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9 田霞;李远钊;张培正;朱英莲;;即食菜卷和肉汤中单增李斯特菌生长模型及控制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年10期
10 李步洪,谢树森,周川钊,陈键;新型光敏剂—血啉甲醚的光漂白特性研究[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11 胡韶山,谢向晨,史怀璋,岳武;血啉甲醚光动力剂量学研究[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12 赵贵明,何艳玲,边凌淳,刘沛;李斯特氏菌选择性培养基改良实验[J];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08期
13 李步洪,杨浦文,张镇西,谢树森;血啉甲醚在鼻咽癌细胞中的浓度分布(英文)[J];激光生物学报;2005年05期
14 王璐璐;侯广玉;杨玉英;;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mpl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5 吴瑞英;黄宝明;梁均和;;单增李斯特菌选择性增菌培养分离的初步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年05期
16 张喆;吕淑霞;祝儒刚;徐斌;金雪花;;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17 黄乃艳,顾瑛,刘凡光,朱建国;光动力疗法诱导增生滑膜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2002年01期
18 许珂;祝仁发;斯国静;俞骅;王一泓;;杭州市26株单增李斯特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年08期
19 谢琦;杨吉霞;;肉制品中李斯特菌的预防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24期
20 隋建新;林洪;曹立民;王静雪;王光辉;;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s)鸡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抑菌活性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轶;周小明;邢达;;基于磁珠分离和超分支滚环扩增的单增李斯特菌电化学发光检测[A];第七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范芸;胡云建;艾效曼;宁尚勇;程玮;李江涛;常乃柏;;一起血液病区单增李斯特菌病的爆发并文献复习[A];第十届全国化疗药理暨抗感染药理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10年
3 斯国静;俞骅;刘涛;胡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市售食品中污染现状分析[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马保华;吕平;林日兰;陈锋;劳春霞;;使用Reveal试剂盒快速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初步研究[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郑华英;江元山;吕均;熊燕;龙一兵;曾莹春;;单增李斯特菌食品分离株多重PCR鉴定分型[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狄慧玲;姜晓冰;石磊;;速冻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CRISPR位点分型及PFGE分型研究[A];2010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华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郭倩倩;陶妍;谢晶;;南美白对虾中四种病原菌的多重PCR检测[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崔焕忠;张辉;赵权;;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主要毒力因子及致病机理[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星;潘迎捷;赵勇;;单增李斯特菌总RNA的提取及2种RNA提取试剂盒的比较[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孔保华;刘柳;;香辛料提取物在培养基及冷却猪肉中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A];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健舜;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分子进化与酸应激功能基因组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隋建新;单增李斯特菌鸡卵黄抗体的抑菌性能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郗远;植物提取物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及乳化香肠的品质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田静;熟肉制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措施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5 张辉;单增李斯特菌ActA的表达、免疫原性及胶体金试纸研制[D];吉林大学;2008年
6 林文凭;Bacillus subtilis ZJU15产生的抗菌肽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李长政;光动力疗法在食管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基础研究、动物实验和临床初探[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8 李步洪;鼻咽癌的光热特性及其光活检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陈虹霞;532nm激光对兔视网膜生物效应的实验及理论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10 肖性龙;多重荧光PCR与液相芯片高通量病原体检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晓慧;单增李斯特菌在肉牛屠宰过程中的流行特点及其热失活模型的建立[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2 张耀祺;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快速检测食物中的单增李斯特菌[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田媛;抗单增李斯特菌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4 徐金亭;免疫磁珠的制备及其富集、分离单增李斯特菌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林婷婷;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暨南大学;2011年
6 何勇琴;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7 苗晓莉;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对于宿主抗病毒能力的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路彦霞;茎环型引物—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奶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9 陈钢;单增李斯特菌酶联免疫吸附法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刘园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单增李斯特菌的同步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艳 记者 田锦凡;贵州检验检疫局[N];贵州政协报;2010年
2 记者 胡冀;43种食品被驱出京城[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年
3 刘铮;烟台局多措并举确保进口食品安全[N];中国国门时报;2009年
4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非热加工研究室 廖小军;高静压技术之安全篇[N];中国食品报;2009年
5 记者 梁晓 通讯员 高世博 卢祎舟;我市完成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检验[N];郑州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