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低温贮藏对黄藤笋3种酶活性的影响

赵霞  郑谊  黄雪梅  黄世能  张昭其  
【摘要】:为探索低温贮藏对黄藤笋采后保鲜的效果及适宜的贮藏温度,研究了3、7、11、25℃4种不同温度处理下,黄藤笋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低温能明显抑制POD和PPO活性,维持CAT活性,具有延缓黄藤笋采后褐变及衰老进程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贮藏保鲜方法。但在3℃和7℃条件下,黄藤笋易发生冷害,因此11℃为黄藤笋较佳的贮藏温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茜玉 ,朱大同 ,张秀行 ,李玲;气调贮藏大米生理生化的研究(第一报)[J];郑州工程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2 奚瑞芬;日本农机化研究所自然能利用研究情况简介[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0年11期
3 韩丽华;;奶油的腐败及其防治[J];商业研究;1980年03期
4 黎传明;;甘蔗杂交种子的贮藏[J];甘蔗糖业;1980年11期
5 原利男;胡建程;;茶叶的冷藏[J];茶叶通讯;1980年02期
6 王思群;;果品、蔬菜的低温贮藏与味觉[J];食品研究与开发;1980年01期
7 ;谈谈食品的防腐保鲜(续)[J];食品研究与开发;1980年02期
8 周恒彦;大米香气的变化——大米在貯藏中品质变化的研究(一)[J];食品科技;1981年01期
9 袁少华;;日本精茶厂设备简介[J];茶业通报;1981年04期
10 佘桂爵;;用零度以下低温贮藏肾脏的改进[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198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吉平;董永华;檀建新;崔同;霍君生;;低温贮藏对‘雪桃’果实几种主要氧化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C];1995年
2 许玲;徐灵芝;张维一;;葡萄采后病原菌种类及发病规律研究[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C];1995年
3 高遐虹;武元苏;沈瑞骞;曲泽洲;;磨盘柿低温贮藏及保脆脱涩的研究[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C];1995年
4 关军锋;;鸭梨果心褐变与过氧化作用的关系[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5 王新华;刘宜生;;新型蔬菜加工——切割蔬菜[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6 牛庆良;黄丹枫;程浩;;不同采收期甜瓜果实的采后乙烯及品质变化[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7 石建新;安秀章;张立新;赵迎丽;闫晓芳;;采后照光处理对富士苹果增色及贮藏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8 刘世彪;陈菁;;番荔枝果实后熟生理和保鲜技术[A];中国园艺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9 焦岩;张岩;李保国;华泽钊;;冰箱中温湿度变化对果蔬贮藏质量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苏卫忠;索志立;张治明;张会金;姚涓;;低温贮藏下28种木本植物种子生活力的变化[A];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乔勇进;热处理对黄瓜多胺的影响及减轻冷害作用机理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2 胡新宇;荔枝采后生理与常温保鲜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1年
3 肖丽霞;绿竹笋采前品质相关影响因素和采后生理特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高雪;奉节脐橙果皮褐变生理及相关基因的分离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5 杨文鸽;几种海水养殖鱼贝类低温贮藏生化特性的变化及其鲜度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红莉;新疆无核白葡萄采后落粒机理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1年
2 宋虎卫;油果实采后生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1年
3 曹建康;杏采后黑斑病潜状侵染时期、机制及控制[D];甘肃农业大学;2002年
4 武国凡;马铃薯加工性状相关酶活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2年
5 滕卫丽;国外炸条型马铃薯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6 李利;不同温度处理对羊肉宰后成熟速度和食用品质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3年
7 蓝航莲;去皮甜橙全果加工技术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8 周绪宝;冬枣采后黑腐病病害及防治技术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9 任俊;1-MCP对黄花梨果实采后生理及贮藏效果的影响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10 尹建华;黑琥珀李采后生理与贮藏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双庆(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空港果蔬研究所所长);桃的贮藏保鲜技术[N];农民日报;2000年
2 周翠英 张华东;大豆贮藏有窍门[N];河南科技报;2001年
3 薛惠尹;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前景广阔[N];科学时报;2001年
4 傅克用;柑橘类果实的贮藏保鲜[N];山西科技报;2001年
5 尹丹;食用菌气调保鲜[N];湖北科技报;2002年
6 杨福云;常温下果蔬保鲜贮藏[N];山东科技报;2002年
7 河南省安阳市林业局 李鹏;切花保鲜[N];河北科技报;2003年
8 一文;大蒜贮藏原理与技术[N];河南科技报;2003年
9 记者刘毅;绿色植物调节剂生态建设建奇功[N];人民日报;2003年
10 刘海林;红豆杉的育苗技术[N];陕西科技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