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食品中马来酸的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研究

陈健  林真  张玉燕  钱疆  蔡少立  杨方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来检测各种食品中的马来酸。方法以Agilent SB C18色谱柱为分析柱,确立了对淀粉、改性淀粉、蛋酥饼干、芋泥汤圆、刀削面、粉丝等食品中马来酸的高压液相色谱检测法。通过试验,考察了富马酸对这些食品中的马来酸检测的影响。结果在试验条件下,富马酸不会对马来酸的检测造成影响。通过对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在所确定的实验条件下,即流动相:0.1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pH调至2.5),流速:0.6mL/min,检测波长:240nm,柱温:30℃,峰面积和标准溶液在0.5~20.0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系数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处于93.8%~101.1%,RSD均小于5.0%。结论本实验方法安全可靠,可以满足实际检测的需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郑学仿,张晓辉,郭明;氢键对马来酸、富马酸酸度影响的量子化研究[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2 李晓莉 ,王春芳 ,答鸿 ,陈月;三氧化二钕催化合成富马酸二甲酯的实验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3 唐先忠,杨邦朝;富马酸二甲酯的合成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4 吕柏,葛杨;化学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尝试[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5 杨新斌;硫酸氢钠催化合成富马酸二乙酯的研究[J];广州化学;2004年04期
6 陈峰,金福云,杨学军;富马酸二甲酯合成工艺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7 郑尚珍,高黎明,王小雄,孙丽萍,傅正生,沈序维,贾爱元;载体酸催化下富马酸二乙酯合成的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8 苏文周;蔡玉枝;卓召模;徐天源;谭雯茵;;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飘尘和可吸入尘中苯并(a)芘的实践[J];广州医药;1988年01期
9 蒋先明,蒙贵愫;糠醛液相氧化合成富马酸的研究[J];化学试剂;1994年06期
10 蒋先明,蒙贵愫,李汉荣;糠醛液相氧化合成富马酸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11 乐爱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添加剂富马酸中砷[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0年05期
12 王玉华;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富马酸中砷[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3年02期
13 王学琳;孙淑萍;铁梅;;食品添加剂琥珀酸钠的红外差谱定量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4期
14 俞善信,欧植泽,李善吉;富马酸二甲酯的合成[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7年03期
15 施介华,徐秀珠;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富马酸[J];分析化学;2000年04期
16 史红梅;尹卓容;蒋文强;;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金丝小枣环磷酸腺苷的含量[J];食品科学;2006年05期
17 刘传锦;邵济才;陶卫;;ICP-AES法分析食品添加剂中痕量元素的研究[J];光谱实验室;1993年05期
18 沈建伟;杨晓燕;芦启琴;王环;王维恩;张晓峰;;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马铃薯叶提取物中茄尼醇的含量[J];分析试验室;2008年S1期
19 虞爱如,常文静,肖宏瑞;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柑桔及荔枝中RQA的残留量[J];卫生研究;1986年03期
20 张艳银;;分析天然食物中维生素B_2含量的灵敏的高压液相色谱法[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高秋菊;修丽华;郭伟伟;宋永健;;离子色谱法对食品中丙酸钙的测定[A];第11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2 何日安;田霆;曾绍;;超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阿特拉津的探讨[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3 陆浩翔;王伟;孙培育;王新灵;;含富马酸衍生物的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宁文吉;隋红波;张桂芳;;气相色谱法测定富马酸二甲酯[A];山东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3年
5 朱文华;王哲明;高松;;多孔荧光稀土配位聚合物[Ln_2(fum)_3(H_2O)_4](H_2O)_3(Ln=Eu、Tb,fum=富马酸)[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6 刘汝珍;;薄层色谱法在马来酸诺米芬辛的纯度检查和热稳定性考察中的应用[A];天津市第六届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89年
7 曹全福;窦建民;李大成;王大奇;;马来酸-2-吡啶甲酰肼合镉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8 张荷兰;晏妮;杜海英;彭军霞;房喻;;连接臂含烯键结构的双胆固醇型小分子有机胶凝剂的合成及其胶凝行为[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闫巍;焦霞;叶明立;朱岩;;离子色谱法测定威力酸中的有机酸[A];第11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建国;仉荣花;景凤英;姜伟;;PP化学修饰研究(Ⅰ)NMR研究马来酸干接枝机理[A];第十三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念凤;用二元羧酸二叔丁基酯与氯硅烷缩聚合成新聚硅基酯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宋英;2,2-二甲基三亚甲基碳酸酯和ε-己内酯的微波开环聚合[D];武汉大学;2004年
3 邓清田;苯乙烯在聚丙烯粒子中的固相接枝聚合及基体聚集态结构对反应的调控作用[D];浙江大学;2008年
4 黄生田;荧光及共振光散射技术对某些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及反应机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李彦威;在线超声间接电氧化合成苯甲醛及其衍生物的过程和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6 陈冬;DPE存在下自由基聚合制备嵌段共聚物[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7 陈光岩;功能化烯烃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8 韩娜;含相变材料微胶囊的丙烯腈/第二单体共聚物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
9 王玉红;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微流蒸发光散射检测联用系统研究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黄源;橡胶接枝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本体共聚合过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俊;苯乙烯与富马酸二甲酯的活性自由基共聚合[D];苏州大学;2004年
2 夏宇静;水溶性单体的RAFT聚合及其在细乳液体系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05年
3 石红翠;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包合富马酸增溶作用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4 王微宏;固体酸催化剂在酯合成中的应用与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5 肖巍;琥珀酸、马来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胶凝性能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09年
6 蒋婷;共振光散射技术在农药残留和食品添加剂分析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07年
7 崔玉明;金属高分子配合物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廖乾邑;有机两性共聚高分子絮凝剂pDMDAAC-FA的合成、表征与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亚;抗疟药物磷酸氯喹的极谱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10 龚正君;发光分析法在环境分析和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