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捕食性天敌摄食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摘要】:对动物捕食者的摄食进行分析是研究动物能量和营养需求、采食策略、生境利用及生态系统中种间关系的核心内容,因而是生态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几十年来一直受到生物学家的关注。在对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过程中,既要明确天敌的食物谱,也要对其捕食量进行估算,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害虫的目的。如何获得某个捕食者准确的食物谱和捕食量一直是摄食分析领域的难点和生物防治领域中的研究焦点。为此,本文综述了迄今为止国内外有关捕食性天敌摄食分析方法研究的类型及其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作者基于DNA条形码与数字PCR技术创建的一种蜘蛛摄食分析新方法,可对蜘蛛的摄食进行精确定量分析,突破了探究蜘蛛等捕食性天敌"吃什么"和"吃多少"的难题,为人们提供了充分认识和客观评价生态系统中自然控制力作用的科学信息。
|
|
|
|
1 |
宋慧英;;农田捕食性天敌昆虫调查(二)[J];湖北农学院学报;1982年02期 |
2 |
宋慧英;熊漱淋;贾镜怀;;农田捕食性天敌昆虫调查(一)[J];湖南农学院学报;1981年03期 |
3 |
巫厚长,徐光曙,房明惠,程遐年,邹运鼎;烟蚜及其捕食性天敌草间小黑蛛种群空间结构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06期 |
4 |
张古忍,张文庆,古德祥;用ELISA检测稻飞虱的捕食性天敌[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5期 |
5 |
管致和;天津菜蚜捕食性天敌的初步调查[J];昆虫知识;1965年04期 |
6 |
胡金林;;新疆农林蜘蛛初步名录[J];新疆八一农学院学报;1983年03期 |
7 |
吴进才,陆自强,杨金生,束兆林;稻田主要捕食性天敌的栖境生态位与捕食作用分析[J];昆虫学报;1993年03期 |
8 |
吴进才;稻田三种捕食性天敌与两种害虫共存系统捕食量的研究[J];生态学杂志;1991年03期 |
9 |
宋慧英;稻田害虫捕食性天敌昆虫资源[J];湖南农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
10 |
秦玉川,管致和;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及其捕食性天敌生态位研究Ⅲ──微气候生态位[J];生态学报;1995年02期 |
11 |
黄治河;蒲蛰龙;;蚊幼虫的捕食性天敌——红脊胸牙甲生物学的初步观察[J];昆虫天敌;1984年02期 |
12 |
忻介六;螨类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昆虫知识;1982年02期 |
13 |
李友才
,陈发扬;安徽稻田蜘蛛初步研究[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1期 |
14 |
苏丽,戈峰,刘向辉;化学防治对不同类型棉田害虫和捕食性天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昆虫学报;2002年06期 |
15 |
李建荣;石万成;刘旭;;苹果叶螨类群与捕食性天敌类群空间格局的研究[J];昆虫天敌;1992年03期 |
16 |
周汉辉,汤鉴球;用血清反应法检验稻田害虫捕食天敌种类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2期 |
17 |
陈樟福;浙江农田蜘蛛种类和生态分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S1期 |
18 |
朱志民,陈熙雯;江西钝绥螨属二新种(蜱螨目:植绥螨科)[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1980年01期 |
19 |
葛有茂;卢刚;张宏;赵士熙;;泽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