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不同应力路径下粉煤灰本构模型研究

胡德金  高正中  张青云  
【摘要】:本文研究粉煤灰在不同等应力增量比路径下的应力-应变-体变特性,提出考虑土的应变软化、剪胀(剪缩)性和应力路径影响的非线性弹性模型.通过与试验及有限元计算成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宁;张春生;褚卫江;;深埋隧洞开挖损伤区的检测及特征分析[J];岩土力学;2011年S2期
2 杨文东;张强勇;陈芳;李术才;李文纲;王建洪;贺如平;曾纪全;张功实;;大岗山水电站坝区辉绿岩流变特性的三轴试验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1年05期
3 王俊梅;刘海宁;;水库蓄水引发的地下水位抬升和渗控措施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05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红玉;高玉峰;刘汉龙;;YS-30型应力路径大型三轴仪及其在粗粒土试验研究中的应用[A];土石坝与岩土力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卢廷浩;钱玉林;殷宗泽;;宽级配土应力路径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3 李金凤;杨启贵;徐卫亚;;应力路径对堆石体变形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4 侯学渊;刘国彬;;软土卸荷变形参数及工程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5 李荣强;;河谷伴生断裂的形成机理探讨[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6 周景星;王洪瑾;周克骥;;饱和低密度土坡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稳定分析[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7 曹玲;罗先启;;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滑带土干-湿循环条件下强度特性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阮怀宁;;各向异性非线性非均质土综合屈服准则[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9 刘汉龙;梁军;高玉峰;;堆石料长期强度分析[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戴思奇;麻荣永;顾宏梅;;南宁市防洪堤岸坡岩土材料的本构模型试验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耀武;大面积深开挖对抗拔桩承载性状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施维成;粗粒土真三轴试验与本构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江美英;应力路径对饱和黄土强度变形及孔压特性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如林;模拟大坝实际应力路径下堆石料本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谢婉丽;大坝应力路径条件下粗粒料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4 魏明星;面板堆石坝堆石体变形分析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5 陈光怡;液化场地堤坝强震动力反应特性三维数值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李帅;三峡库区非饱和土变形和强度特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7 陈书丽;爆炸排淤填石法堤坝的沉降分析与计算[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8 孟勇;K_0固结非饱和黄土弹塑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