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耗率的黄河下游河型变化趋势分析
【摘要】:利用黄河下游21a实测水文数据,逐年计算了其中6个河段的单位水流功率,分析了各河段的演化发展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下游弯曲河段的单位水流功率小于游荡河段的单位水流功率,过渡型河段的单位水流功率介于弯曲河段和游荡河段的单位水流功率之间;花-夹和夹-高游荡型河段21a的单位水流功率变化幅度较大,说明这两个河段的游荡特性至今没有得到改善,远离相对平衡状态;高-孙和孙-艾过渡型河段的单位水流功率逐渐下降,且自90年代中期以来变化幅度不大,其游荡特性已逐渐消失,越来越趋近于相对平衡状态;艾-泺和泺-利弯曲型河段21a的单位水流功率围绕着其平均值变化幅度越来越小,趋于相对平衡状态。
|
|
|
|
1 |
徐国宾,练继建;河流调整中的熵、熵产生和能耗率的变化[J];水科学进展;2004年01期 |
2 |
许炯心;天然河道挟沙水流的复杂行为及其在河型形成中的意义[J];水利学报;1999年03期 |
3 |
李秀霞;吴腾;;黄河下游河道对水沙过程变异响应[J];科技导报;2010年20期 |
4 |
王随继;;黄河下游辫状、弯曲和顺直河段间沉积动力特征比较[J];沉积学报;2010年02期 |
5 |
王随继;黄河下游河型的特性及成因探讨[J];地球学报;2003年01期 |
6 |
倪晋仁,张仁;弯曲河型与稳定江心洲河型的关系[J];地理研究;1991年02期 |
7 |
尹学良;河型成因研究[J];水利学报;1993年04期 |
8 |
王延贵,胡春宏,周文浩,李希霞,朱毕生;塔里木河干流河道的河型及其成因[J];泥沙研究;2002年06期 |
9 |
蔡强国;地壳构造运动对河型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J];地理研究;1982年03期 |
10 |
牛文臣;徐建新;;三門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条件下黄河下游枯水期输沙率关系式的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
11 |
尤联元,金德生;水库下游再造床过程的若干问题[J];地理研究;1990年04期 |
12 |
王平义;;河型分类的模糊数学方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90年01期 |
13 |
张仁,倪晋仁;江心洲型河流的成因分析[J];水科学进展;1991年03期 |
14 |
韩其为,杨克诚;三峡水库建成后下荆江河型变化趋势的研究[J];泥沙研究;2000年03期 |
15 |
许炯心;基于对Leopold-Wolman关系修正的河床河型判别[J];地理学报;2004年03期 |
16 |
张俊勇,陈立,何娟,黄荣敏;流量过程对河型影响的试验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04年03期 |
17 |
韩巧兰;郭选英;王艳平;杨明;;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变化预估分析[J];泥沙研究;2006年03期 |
18 |
孙赞盈;路金镶;曲少军;李勇;魏向阳;;黄河下游河道大断面平滩流量推算新方法[J];人民黄河;2007年02期 |
19 |
初建;;黄河调水调沙的作用及影响[J];才智;2008年13期 |
20 |
张明;张建民;刘敏;赵洪福;蒋公社;;“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河道过水能力的影响[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
|